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6
1
IT 管理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系列 第 16

Day 16:雲端運算入門:重新定義 IT 資源的取得方式

  • 分享至 

  • xImage
  •  

在 Day 15:AIOps 與智慧監控 中,我們提到 AI 如何協助處理龐大的監控數據。這樣的能力,其實與「雲端」的崛起密不可分。因為隨著應用與服務越來越複雜,企業逐漸將基礎設施搬上雲端,才能因應快速變化的需求。

什麼是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以網路為介質,動態提供計算資源的模式。過去企業必須自建資料中心,如今則能「租用」雲端的伺服器、儲存與網路,依照需求隨時擴展或縮減。

它的理念包含:

  • 共享資源:透過虛擬化技術,將同一硬體分割成多個邏輯資源。
  • 彈性伸縮:系統能根據流量自動調整,避免閒置浪費或資源不足。
  • 按需付費:使用多少算多少,降低資本支出。

雲端的服務模式

  1.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提供虛擬機、儲存、網路等基礎資源。使用者需自行安裝與維護應用程式。

    • 例:AWS EC2、Google Compute Engine。
  2.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

    提供完整開發平台,內建環境、資料庫、運行框架,讓開發者專注程式邏輯。

    • 例:Google App Engine、Heroku。
  3.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最終使用者直接透過網路存取應用,無需維護基礎設施。

    • 例:Slack、Google Workspace。
  4. 延伸模式

    • 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事件觸發、無伺服器(Serverless)運算,例如 AWS Lambda。
    • CaaS(Container as a Service):容器化服務,如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部署模式

  • 公有雲(Public Cloud):由第三方供應商管理,彈性高、成本低,但控制權有限。
  • 私有雲(Private Cloud):專屬於單一企業,掌控度高,但建置與維護成本昂貴。
  • 混合雲(Hybrid Cloud):結合公有與私有雲,兼顧彈性與安全性。

雲端的價值與風險

價值

  • 敏捷創新:快速啟動新環境,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 全球佈署:主要雲供應商都能提供跨區域的資料中心。
  • 支援新技術:AI、機器學習、大數據等計算需求,都能仰賴雲端的運算能力。

風險

  • 安全與合規:數據存放在外部,必須嚴格管控權限與隱私。
  • 成本不可預期:彈性雖好,但若缺乏治理,費用容易失控。
  • 供應商綁定(Vendor Lock-in):依賴單一雲供應商,可能限制未來選擇。

當企業愈加依賴雲端,挑戰也隨之而來。如何在多雲與混合雲架構下保持一致性與安全性,將會是下一步必須面對的課題。


上一篇
Day 15:AIOp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 Operations)與智慧監控
下一篇
Day 17:多雲與混合雲策略:彈性與安全的平衡
系列文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1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