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重點是認識資安領域的新趨勢:利用 AI 偵測醫療系統中的異常行為,以及「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Architecture)」在醫療資訊安全的應用,了解未來醫療資安發展方向。
一、理論重點
AI 偵測異常:透過機器學習模型,監控醫療系統的存取紀錄、網路流量與設備行為,若出現異常模式(例如在半夜大量下載病歷、IoT 裝置傳送異常數據),可即時警示。
零信任安全(Zero Trust Security):強調「不再信任任何內外網路存取」,每一次 API 呼叫、每一個使用者登入,都必須重新驗證身分與權限,並進行最小權限存取。這樣可避免駭客一旦入侵內部帳號就橫向移動竊取更多資料。
醫療應用:未來醫院將導入 AI SOC(安全營運中心)與零信任 API Gateway,確保病人資料存取「即驗證、即授權、即監控」。
二、案例分享
2018 年新加坡 SingHealth 遭駭事件,駭客入侵內部系統竊取了 150 萬筆病患資料,包含總理在內的高敏感紀錄,最後醫院被罰款並全面檢討資安機制。這凸顯了傳統「邊界防護」不足的問題,如果當時能結合 AI 偵測異常行為並採用零信任架構,就有機會及早攔截異常存取,避免大規模資料外洩。
三、簡單程式示範
# day29_ai_anomaly.py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import numpy as np
# 模擬登入時間(0~24 小時),正常大多在 8~20 點
normal_hours = np.random.normal(loc=14, scale=3, size=50).reshape(-1, 1)
# 模擬一筆異常登入(凌晨 3 點)
anomaly_hour = np.array([[3]])
# 建立模型
model = IsolationForest(contamination=0.1, random_state=42)
model.fit(normal_hours)
# 預測
print("正常登入預測:", model.predict([[14]])) # 應該是 1(正常)
print("異常登入預測:", model.predict(anomaly_hour)) # 應該是 -1(異常)
以上用 Python + scikit-learn 做一個 簡單異常偵測範例,模擬檢測「醫師登入時間」是否異常。執行結果會顯示 白天登入 → 正常(1),凌晨登入 → 異常(-1),這就是 AI 偵測異常行為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