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is Thinking Mode
- How to use Thinking Mode
- 適合的使用情境
- 和 Plan mode 的差別
大家還記得 Cursor 的這張圖嗎?
在最一開始介紹 Cursor 的時候有提到,在模型後面有個大腦 icon 的,就代表那個模型支援 Thinking mode,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Thinking mode 是什麼呢?
顧名思義,他就是一個會讓 AI 本身去進行深入思考的模式。一般來說的流程是:你提問,AI 給你回覆,而在 Thinking mode 下,AI 會根據你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給出更好的答案。
那 Claude Code 有 Thinking mode 嗎?要怎麼觸發呢?
在英文中,原本有四個可以驅使 AI 進行思考的關鍵字,每個字代表的思考程度不同:
打出 ultrathink 的時候甚至會變成彩虹:
但在最近幾次的改版之後,Thinking mode 變成開關了。只要在輸入匡中按下 tab 就能在開和關中切換:
可以看到右下角有出現現在的狀態,打開的時候輸入匡會變成淺藍色的。
這要根據錢包的厚度來決定。如果你使用的是 Max 且搭配 Sonnet 4,那 always thinking 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你用的是 Opus 模型,開 Thinking mode 就要多想想了,因為讓 Claude Code 思考的話會消耗非常多 token 的。
我自己的話,通常會在比較複雜的問題時直接打開,像是前端有時候會有一些因為裝置而需要特別調整 CSS 的問題,有時候無法很精確的描述到 keywords 時就會先用 Thinking mode 讓他幫我看看問題是什麼。
讓我們用做菜這個情境來比較一下 Thinking mode 和 Plan mode 的差異。
所以在實際使用上,我遇到困難的問題,我會選擇使用 Thinking mode 讓他幫我分析問題;如果是有明確的情境,像是我有 test case 想請他幫忙寫測試時,就會改成使用 Plan mode。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你比較喜歡使用 Thinking mode 還是 Plan mode 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唷。我們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