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的內容有在先前的文章中提過,但由於篇幅關係只有簡短帶過。
今天來補充 Graylog 日誌的 rotation / retention 較為詳細的概念。
核心概念
-
輪轉(Rotation):將已寫入的索引關閉並新建,避免單一索引過大影響效能。
-
保留(Retention):根據策略自動清理過舊索引,釋放磁碟空間。
-
Data Tiering:將索引自動分層(僅熱層),透過「最小/最大保留天數」與「最佳分片大小」決定輪轉時機。
Data Tiering 策略設定
在 Graylog 6.3 中,建議使用 Data Tiering 而非已棄用的 Legacy 模式。
Data Tiering 的關鍵參數:
-
Min. days in storage(最小保留天數):索引至少保持此天數,不得輪轉。
-
Max. days in storage(最大保留天數):達此天數必定輪轉。
輪轉邏輯示例(Min=7、Max=30)
Day 1–6:絕不輪轉
Day 7–29:若索引大小達到 20–50 GB,系統會在此期間動態判斷最佳輪轉時機
Day 30:強制輪轉
此機制可平衡分片大小與寫入、查詢效能。
保留策略
Graylog Open 6.3 僅支援 Delete Index(刪除索引)策略:
-
Delete:索引及其內所有日誌訊息將 永久刪除,並釋放存儲空間。
- 無 Close、Archive 選項;Warm/Archive 層僅限 Enterprise 版。
設定步驟
- 於 System → Indices 選擇目標 Index Set。
- 點擊 Edit,切換至 Rotation & Retention。
- Rotation Strategy 選 Data Tiering;輸入 Min/Max 天數。
- Retention Strategy 選 Delete Index。
- 儲存設定,新索引自動依策略輪轉與刪除。
實務建議
-
Min/Max 天數:依業務查詢頻率與儲存成本平衡設定,例如每日輪轉可設 Min=1。
-
磁碟監控:設定告警(如 80%)避免空間不足導致索引失敗。
-
備份快照:若需長期審計,建議建立 Opensearch 快照,否則刪除索引後資料無法恢復。
-
測試驗證:先於測試環境調整參數,確認輪轉與刪除行為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