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5
0
生成式 AI

生成式 AI 30 天觀念導讀:不寫程式也看懂的實戰思維系列 第 25

Day 25|企業導入路線:從 PoC 到規模化

  • 分享至 

  • xImage
  •  

為什麼需要談?
很多團隊卡在「Demo 很酷,落地很難」。缺路線圖,AI 只會停留在概念片段。

白話定義
導入路線=用可控的步驟把 AI 從試點帶到全域:基線→試點→擴張→治理。

常見情境

單一部門先做(客服/法務/品保)

兩三個任務先跑(FAQ/合規摘要/報告草稿)

成效可視化與內部認同建立

常見誤解

「一口氣上全公司」→ 風險高、阻力大。

「先買平台再想用法」→ 容易堆工具而不解問題。

實用心法

四步走:

基線:無 AI 流程的時間/成本/錯誤率是多少?

試點:選低風險高頻任務,設定 3 個可量化 KPI

擴張:把成功模板複製到相近任務(共用資料治理與引用規範)

治理:版本管理、權限分級、審計軌跡、模型/Prompt 變更流程

雙人小隊:一位懂流程(業務線),一位懂技術(平台/資料),共同負責。

成功樣板:把「前後對比」與「引用示範」做成內訓教材。

檢核清單

基線數據有嗎?(時間/成本/錯誤)

試點的 KPI 與停損條件是什麼?

治理三件事:版本、權限、稽核,是否落地?

小結
從小處著手,從成功複製。治理跟上,才能長久。


上一篇
Day 24|成本與延遲:錢花在哪、時間卡在哪
系列文
生成式 AI 30 天觀念導讀:不寫程式也看懂的實戰思維2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