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程式時,常會遇到「某個東西有屬性、有行為」的情況,例如:
一個學生有名字(屬性),也能打招呼(方法)
一隻狗有品種(屬性),也能叫(方法)
一台車有顏色(屬性),也能開(方法)
在 Python 中,可以用 class(類別)來把「資料」和「行為」封裝在一起,這就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核心概念
1. class 是什麼?
class 就像是一個「藍圖」,可以用它來建立很多「物件」
舉例來說:「學生」是一個類別,「Mia」、「Bob」是兩個學生物件
2. 最基本的 class 寫法
這段程式碼本身只是「定義類別」,還沒有「建立物件」和「呼叫方法」,所以不會輸出任何東西
3. 用 class 建立物件
結果會輸出
4. class 的組成
class : 藍圖,定義資料與行為,ex : class Student:
屬性 : 存放資料,ex : self.name, self.age
方法 : 定義行為,ex : say_hello()
物件 : 依照藍圖建立出來的實體,ex : student1 = Student(...)
init : 建構子,物件一建立就會被呼叫,ex : def init(...)
self : 指向自己的變數,用來存取物件屬性與方法,ex : self.name = name
5. 小練習
結果會輸出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