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實際安裝了 GitHub Spec‑Kit,這是一款幫助開發者用「AI 協作方式」建立專案規格(specification)的 CLI 工具,支援多款 AI 助手(Claude、Gemini、Cursor、Copilot...)並可搭配多種 Shell 環境運行。
# 安裝 uv(要確認自己已經有安裝uv了)
curl -LsSf https://astral.sh/uv/install.sh | sh
# 使用 uv 安裝 specify-cli,從官方 repo 取得 Spec-Kit
uv tool install specify-cli --from git+https://github.com/github/spec-kit.git
安裝完成後,可以在專案資料夾中初始化一個新的 Spec‑Kit 專案:
specify init spec-kit
接著會進入互動選單:
1️⃣ 選擇 AI 助手(可選 Claude、Gemini、Cursor、Codex、Copilot 等)
2️⃣ 選擇執行環境(POSIX shell 或 PowerShell)
3️⃣ 系統會提示建立基礎的專案設定與 AI 配置。
選擇完後會給相關的指令說明
Spec‑Kit 的核心流程圍繞在七個 slash 指令:
指令 | 功能說明 |
---|---|
/speckit.constitution |
建立或更新專案「原則文件」,作為專案的核心理念與結構基礎。 |
/speckit.specify |
建立初始的規格文件(baseline spec),定義產品、使用者、功能等。 |
/speckit.plan |
根據規格生成專案實作計畫(implementation plan)。 |
/speckit.tasks |
自動轉換成可執行任務清單。 |
/speckit.implement |
執行具體的實作與追蹤。 |
/speckit.clarify |
問結構化問題來釐清模糊區域,確保計畫清晰。 |
/speckit.analyze |
檢查跨文件一致性、完整性與邏輯性。 |
/speckit.checklist
可產生品質檢查清單。)進入claude,可以看到相關指令都能使用了!
當執行 /speckit.constitution
後,系統會請你輸入一些「專案原則」與「設計核心」,AI 再自動生成初始專案結構,這一部分很像「以規格為核心的 AI 協作開發(Spec‑Driven Development)」。
整體流程設計得很清晰,對想建立大型專案 AI‑Agent 框架非常有潛力。
明天預計實際使用 /speckit.specify
和 /speckit.plan
,測試能否生成我智慧學伴系統的完整專案規格,並整合到 Claude CLI 內進行自動化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