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親手打造了一個能自動修改履歷的 AI 工作流,完整實踐了「從想法 → 拆解 → 實作 → 優化」的過程,這代表你已具備 從零到一創造自動化 的能力。
但如果你曾經逛過 n8n 的社群、論壇或 FB 社團,就會發現 —— 世界上已有許多人分享了各式各樣的自動化工作流:從社群貼文排程、工作流自動備份,到 AI 報告生成,應有盡有。
這引出一個更進階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每次都從零開始嗎?」
今天的文章,你將學到:
我們將學會如何聰明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善用別人現成的模板(Template),在幾分鐘內快速打造,甚至超越那些複雜的自動化系統。
n8n 模板是由官方或是社群成員預先建立好的「可直接匯入的工作流範本」。它就像自動化的「藍圖」或「食譜」:節點都已串接完成、資料流也設計妥當。
你不需要從頭研究每一個步驟,只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填入自己的食材」(例如 API Key 或帳號資訊),就能立刻運作。
換句話說,你不僅節省時間,還能直接學到高手設計流程的思維與最佳實踐。
這是尋找模板最直接、最可靠的地方: n8n 官方範本網站
這裡集合了數千個的高品質模板,涵蓋多種應用場景:
官方模板也已進行主題分類 (如 Marketing、IT Ops、AI),你可以根據需求瀏覽,或直接用關鍵字搜尋。
匯入方式
官方主要提供兩種方法:「直接匯入」或「複製貼上」,只要在工作流的頁面點選「Use for Free」按鈕,就會跳出匯入選項。
匯入到自行部署的 n8n
如果你在電腦上部署過 n8n,裡面應該會出現直接匯入到部署好的 n8n 平台的選項:
點擊對應的「import template to XXXX」按鈕後,系統會自動引導你設定憑證(可略過),幾秒鐘內模板就會出現在你的畫布上。
複製到剪貼簿
點擊「Copy template to clipboard」後,回到你的 n8n 畫布,按下 Ctrl + V
(或 Cmd + V
),模板就會立刻出現!(⚠️ 若憑證不符,部分節點會顯示錯誤,這是正常現象。)
(上圖為利用複製到剪貼簿方法複製 n8n 官方範例中Personal Life Manager with Telegram, Google Services & Voice-Enabled AI 的工作流結果示意圖)
除了官方範本,由時候社交平台上(如 FB 社團、 YoutTube 頻道、其他人的 Github)也有許多創作者分享創意工作流。
他們通常會提供一份 JSON 檔,只要透過右上角「⋯」→「Import from File」匯入即可。
匯入前建議先檢查節點設定,若需要 API Key、Webhook 等憑證,可先準備好對應的 Credentials,匯入後就能更快啟用,避免出現 “Missing credentials” 的錯誤。
💡 一個真實的提醒:模板的真正挑戰在這裡
坦白說,無論工作流多複雜,導入後最花時間的往往是「設定憑證」。第一次連接 Google Sheets、Notion API 或任何需要登入的服務時,你可能需要查閱文件、生成 API Key、測試連線。
這個步驟常常讓人覺得:「咦?用模板怎麼還是要調這麼久?」但請記住,這其實是一次性的學習投資——一旦你成功設定好某個憑證,未來所有工作流都能直接重用它。
所以,不妨把這個過程當作打通任督二脈前的修煉。一旦通了,後面的每個模板都會順得像開外掛一樣!
匯入模板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價值在於將它改造成你的專屬工具。你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調整:
模板的起點不一定適合你,你可以自由替換:
完成的結果,當然要送到最方便查看的地方,其他人慣用的平台與你使用的可能不一樣:
🧠 這就像改裝別人的汽車:模板給了你底盤和車身,但你可以自由換引擎(邏輯)、換烤漆(格式)、或加裝儀表板(輸出方式)。
這也呼應我們之前提過的思維:Trigger → Input → Process → Output,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做調整,模板只是起點,改造才是精髓。
當你能熟練地修改別人的模板時,其實你同時也已經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模板。
只要在工作流完成後將其匯出成 JSON,上傳到 Github 或分享到社群,你就能把自己的智慧回饋給整個 n8n 生態。
想像一下:你的履歷修改器,能幫助更多求職者提升修改履歷的效率;或是說你的每日新聞摘要工作流,能啟發他人建構 AI 產業監控系統,那會是一件多麼有成就的事情!
只要在工作流完成後點擊右上角「⋯」→「Download」,即可匯出 JSON。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工作流分享到官方的 Template Library,必須使用 n8n Cloud 帳號,也就是在官方雲端上部署的版本。
自行部署(Self-hosted)的使用者,則建議直接匯出 JSON 檔,上傳後(如 Github)再分享社群平台,讓更多人參考與使用。
分享,會讓你從工具的使用者,蛻變為社群的貢獻者。而這份成就感,遠遠超越單純完成一個流程。
今天,我們從「設計者」的角色,跨越到了「整合者」的思維。你學會了如何找到、匯入、改造模板,不再需要一個個從頭拉節點,而是能站在整個社群的成果上,更快地進行創新與迭代。
這 28 天的旅程,所有核心的「漁技」都已傳授完畢,你已經掌握了從無到有、再到借力使力的完整方法。
明天(Day 29),我將帶你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與總整理,把這一個月的知識串聯成一張完整的自動化地圖,作為你未來探索的指南。
後天(Day 30),我們將迎來系列最終章:心得回顧與反思 —— 聊聊自動化、AI 與個人成長的未來。
感謝你一路的陪伴,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