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索的是 Google Workspace 的「智慧功能」,像是自動建議、資料預測與AI輔助撰寫。這些工具的共同目標是讓使用者不只是輸入資料,而是讓系統幫我們「思考」與「完成」部分的工作。
Docs 的智慧撰寫與自動修正
• 當我輸入句子時,系統會根據上下文自動建議詞語或語句,按下「Tab」即可快速套用
• 拼字與文法錯誤會即時標示,還能提供替換建議
• 若輸入特定主題,Docs 甚至會根據內容自動生成摘要或協助擬定標題
Sheets 的智慧填入與資料預測
• 使用「智慧填入」功能,只需在前幾列輸入規則(如姓名首字母、格式轉換),系統就能自動推算整欄資料
• 利用「探索(Explore)」按鈕,能自動產生圖表或摘要數據,節省分析時間
• 這項功能其實結合了機器學習技術,會根據使用者輸入行為進行模式辨識
Slides 的設計建議與版面優化
• 當插入圖片或文字時,Slides 會自動推薦排版配置
• 智慧設計(Smart Layout)能讓畫面自動對齊並保持視覺平衡,讓簡報看起來更專業
• 同時也能根據內容主題,推薦相符的設計風格或顏色搭配
跨應用的智慧整合
• 透過雲端連結,Docs、Sheets、Slides 都能共用同一份資料來源
例如:Sheets 中的表格可即時嵌入 Slides,資料更新時簡報也會同步變動
• 這背後的技術讓協作更自動化,也減少了人工重複作業
⸻
學習心得
這一天下來,我深刻感受到 Google Workspace 的智慧整合不只是便利,而是讓創作與資料處理變得更聰明。文件能自己修正、表格能自動預測、簡報能主動美化,這些看似小功能,其實都代表了「人與系統」的協作在進化,這種結合智能運算與雲端技術的環境,讓我不再只是使用工具,而是與它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