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30天就結束了。
這 30 天的挑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回顧整個過程,從主題發想、內容規劃到每天動筆,不僅讓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更加理解「持續」這件事的重要性。
接下來,就讓我來回顧這次 SwiftUI 鐵人賽
在第一天的文章中我有提到,工作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挑戰,那iOS對我來說算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因此想透過這次鐵人賽來系統化地學習 Swift 與 SwiftUI,補齊自己的短板,來面對後續的挑戰。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這句話真的不假,主題的發想與 30 天的內容規劃,幾乎花了我最多的時間。
我參考了許多前輩的鐵人賽文章與市面上的 Swift 書籍,並從中挑選出自己最想學習的主題,後面就產生了學習四階段(打好基礎、開始做畫面、APP專案常用技能、專案實作),這樣的主題能同時涵蓋 UI 設計、資料儲存、通知功能與多國語系 等常見開發項目,對於學習與展示成果都相當實用。
在規劃階段我也透過 AI 工具協助拆解主題、安排每天的內容,讓整個挑戰的節奏更加清晰有條理。
原本的規劃是每天產出兩篇文章,希望能提前準備後面幾天的內容。
進入正式挑戰後才發現,每天都要產出兩篇完整內容其實比想像中困難。除了要實作功能、截圖、整理程式碼之外,還要思考如何用清楚的文字說明背後的概念。有時候 SwiftUI 的行為與預期不符、或是遇到Xcode莫名的 bug,都得花上一段時間查資料、測試、修正。
這段時間幾乎變成「白天上班、晚上寫文」的日常。
這 30 天下來,我在 Swift 語法與 SwiftUI 架構的理解上明顯提升。
除了語法熟悉度提升之外,還學會了:
並且最後透過一個專案來把前面所學的內容再次實作與複習。
由於有了上一次鐵人賽的經驗,這次在挑戰初期就花了更多時間提前準備後續內容。
雖然到後期還是回到了「當天寫、當天上傳」的節奏,但面對臨時調整或突發狀況時,心態上已經比以前穩定許多,不再那麼焦慮。
這次挑戰不只是技術的鍛鍊,更讓我在「時間管理與自我節奏掌控」上有顯著成長。
雖然這 30 天的挑戰告一段落,但仍有許多原本規劃卻尚未完成的主題,
例如:Test、Universal Link 等等。
接下來應該會在延續下去學習,直到我認為iOS不是我的盲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