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踏入加密貨幣的世界,第一個接觸到的交易平台,十之八九就是所謂的「中心化交易所(CEX)」。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加密貨幣世界的傳統銀行或證券行,由一個特定的公司或團隊來營運,負責保管你的資產並撮合買賣雙方的訂單。
運作模式其實跟你我熟悉的金融服務非常類似。首先,你必須在平台上註冊一個帳戶,並且通常需要完成一套名為 KYC(Know Your Customer)的身份驗證流程,上傳你的身份證明文件等等。完成後,你就可以將法定貨幣(例如美金、台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存入你在交易所的帳戶中。
這時候,重點來了:你存入的資產,其控制權(私鑰)是交由交易所保管的。這意味著你相信這個平台會妥善保護你的錢。當你要進行交易時,你是在交易所內部的數據庫下單,平台會快速地為你找到對手方並完成撮合,整個過程非常快速流暢,這也是 CEX 最大的優點之一:提供高流動性與方便易用的操作介面。
然而,中心化交易所的模式也帶來了潛在風險。因為資產由平台集中保管,一旦交易所被駭客攻擊、內部監管不當,或是像 FTX 那樣發生擠兌甚至宣告破產,用戶的資產就很可能血本無歸。這也是「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幣)這句幣圈名言的由來。
總結來說,CEX 以其便利性、高效率和友善的用戶體驗,成為了絕大多數人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入口。但在享受這些好處的同時,也必須了解其背後的中心化風險,就像探索網路上各種奇妙的小遊戲一樣,保持好奇心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