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年底又要準備明年的KPI計畫....
資訊人員到底能訂什麼KPI...真傷腦筋。
沒有先訂出年度計畫和預算, 哪來的 KPI?....
當然~
所以還是要看公司願意撥多少預算給資訊單位...去實施計畫。
但基本上...最好的KPI就是減少公司預算的花費。
BSC, MBO...
想不到那廝都在 OKR 了
這廝還在 KPI
我不認同:
最好的 KPI 就是減少公司預算的花費
這個看法...
事實上, 「把錢減少」是非專業人士會想到的第一個手段, 因為她最容易被實施, 而且不具專業的人, 只看得懂數字的降低; 但真正的專業人士, 會以整體 TCO 來衡量錢花了之後的效益...
我曾經幫某光學公司, 將 ERP 產出分析報表的時間, 由 2 小時降低到 20 分鐘, 這個改變讓所有業務部門都額手稱讚, 但當年度我花了 NT$300萬+ 購置新設備, 才達成這項改善.
所以我花了錢, 而且是很多錢..
但是公司認為這件事非常值得, 因為它們過去 10 年來, 一直沒有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IT 以為兩小時已經是他們能達到最好的極限了. IT 也曾經想花錢解決, 但是他們自己講不清楚: 該花多少錢? 最終能解決到甚麼程度? 所以案子一直被董事會打回票.
我也曾幫某企業精算軟體授權, 原本經銷商開價 750 萬, 我精算過後, 只需花 450 萬, 而且全部都合法使用, 沒有非法授權, 所需要的功能也一點都沒有減少.
我確實幫公司省了錢, 但並不是用降低效率或削減功能去換來的, 我維持原本的功能和效率, 可是用比較低的預算去達成. 這樣才是有效的 KPI.
我也曾幫某企業, 重整機房所有架構, 將原本 20 幾台實體伺服器, 縮減到 3+1 台主機, 不但維持原本的功能, 作業效率往上提升 200%, 預備容量提升 500%, 足夠未來 5 年使用, 且將機房的年度電費由 53 萬降低到只有 13 萬.
這個專案花了 700 多萬, 很多錢, 但是總務部門覺得很高興, 因為它們的 KPI 是降低費用, 而最大的費用是電費, 它們傷透腦筋卻沒有能力解決, 因為長年以來 IT 都堅持電費已經沒有辦法再降了.
董事長覺得花 700 萬是值得的, 因為她看到的不是只有區區幾十萬電費的降低, 他還感受到效能的提升, 預備容量的安心, 以及 IT 操作人員的便利性.
所以關鍵是:
你知不知道公司目前的痛點在哪裡? 你有沒有辦法用有效或最低成本, 去解決公司的痛點, 讓公司效率往上提升?
痛點找到了, 就訂目標去解決
目標訂出了, 就編預算來執行
預算核發了, 就訂 KPI 去稽核
這才是專業!
雷神大大說得真是太好/太對了
把各項目標(PI)、預估效益、人力及所需費用寫出來,集結而成KPI,今年就做這些就好~
沒目標就去各單位好好實地了解,找出各單位的痛....JUST DO IT....(很多人認為資訊人員愛找妹聊天,其實我們是深入體會民間之苦呀)
個人看法,
如果 IT 只想著管那些系統/Infrastructure,還劃地自限責任到此
依此訂立KPI不太有價值,因為這屬於付你薪水所應執行的工作範圍
既然是應盡義務,都做相同的事沒新的貢獻,也別來談加薪了。
認同雷大的想法:
找到問題點,再訂定改善目標(含KPI),編預算
(*預算沒通過,這項KPI就刪掉。)
舉幾個常見..沒找到問題就亂訂KPI的例子:
省電
→ 明年電費節省10%
→ 用電量合理無浪費,何來的問題?
→ 為了達成目標,空調溫度提升,反而造成機器故障率提升的問題。
省錢
→ 電腦用品費用10%
→ 採購議價已經低於市價沒浪費,何來的問題?
→ 為了達成目標,舊設備延後汰換,請同仁共體時艱。
(明年又不能超過這個金額,所以還是不能換)
(最後只有用到壞才能換,大家覺得IT很爛!)
雷神大一語中的。就有那種管理階層只看了幾本管理書就啥KPI的朗朗上口。先給錢哪~~~~不然事情都沒法做,還KPI個鬼。不然資訊人員就能只能掏腰包說明年KPI是多益900分
推雷大+1
個人見解 ......
有制度的公司,資訊人員不會管公司產業類別是啥,
管的永遠都是主機 & 網路硬體 & 底層作業系統 & 全公司共用軟體 (如 Exchnage)
舉例:財務系統,資訊人員將底層 Server OS 裝好後,
將廠商將財務軟體安裝妥、到登入畫面出現,資訊人員的責任到此,
之後是各部門自己的事
所以你問 "生技" 公司是不妥的
我始終認為,有些東西,沒辦法用KPI去論斷,尤其是無形產業,比如資訊、服務、智慧型產業。
有句成言:「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故事懶得打,抄襲別人一下https://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article/article_detail.aspx?aid=462
提出預防火災的人,沒有KPI可言,但,幫忙灌水救火,忙得一身黑的人,因為汗水看得見,KPI倒是很高。
又如,我的客戶簽了維護合約,一年平安無事,年終續約時總是抱怨:『一整年都沒被你服務到,很划不來』
我說:『難道程式天天出槌,我天天在您面前搶修程式,滿頭大汗、妨礙您的工作,您才覺得物有所值嗎?』
出國買了意外險,很不幸地,飛機沒有掉下來,領不到理賠,那麼,這筆投保有沒有【價值】?
服務類的可以用 SLA 來規劃...
例如:
年度目標是 SLA > 99.99%
結果今年只做到 99.98% 那就是 KPI 未達標..
(四個 9 是很硬的喔, 別真的這樣定啊! 兩個 9 就很多了..)
哈,敝公司我要求要到 5 個 9 ......
SLA 對大公司或許有用,但對絶大多數台灣的中小企業,一點吸引力也沒有。
客戶第一關心的是,服務費有沒有比別人便宜?
最近剛巧碰到一件小事,公司要套印報表,公司覺得我報價較高(我要抽點油水啊),於是打算自己去套印,結果,搞了一個禮拜,怨聲載道,若是交給我,雖然貴點,但一個小時我就可以搞定。
價差多少呢?三、四千元吧,可憐又可笑。
很無奈,但也很實在。
你可以問問公司如果系統停擺維修超過24小時,公司會損失多少錢
如果公司自己不養資訊團隊,一切委外,每年會省下多少錢
如果委外之後,每次叫修都要8小時甚至24小時才會到,公司無法運作會損失多少錢
換成自己養資訊團隊,能否保証redundant time會縮短在委外的三分之一以下,跟委外比起來損失是否能減少,跟全委外維護比起來是否更有經濟效益,如果答案為確定,那你們的存在效益就很高
我比較好奇 有達到kpi跟沒達到kpi的獎金差多少,
至於訂定我個人比較傾向,上面要什麼,我就訂什麼kpi。
大多數公司搞KPI只是想看到下面的人有在做事
其實只要找一個不太妨礙自己工作的內容就好
要知道 下層的人也只是為了一份薪水存活而已
就舉個例子 老闆要求主管職們互相比較預算花費
作為年度的KPI
資訊部是很花錢的單位 資訊主管怕他績效不好
心態也跟著什麼都不想花 跟著砍預算 出了事情再來說
從主管層就已經是反IT了
那 底層的人可以幹嘛?
我看過的案例裡 有些已經砍到連延長線這種東西都要省
但是 專注於砍預算的公司其實也差不多就這樣
因為錢照樣在別的地方浪費掉
有些化為電費消耗掉 有沒用到的主機不關機 一年一年的燒沒有人知道
有些變成高鐵的車票 公司沒有一個好的網路視訊系統 大家疲於奔命地趕場開會
更有些變成主管職的玩具
因為主管有沒玩過的新電腦 要老闆簽過一張不少錢的採購簽核
就算看到老闆臉色不好看
錢還是這樣飛走了 但是這些錢不會成為底層的人的KPI
而是高層們的遊戲玩法
做資訊的 只有盡可能地爭取預算
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 大家工作都沒啥煩惱就很好了
我以前在處理一個網路不穩定的問題就這樣覺得
上面的人只想要一個不花錢能解決問題的結果
不想面對現實 明白公司的設備有多低階老舊
我還是很堅持要預算 不朝向不花錢的方向
但是最後實際改善了網路環境之後 誰又敢說啥
至少同階層的同事都很清楚你不是來開玩笑的
大家上網上的多順 何必把上班搞得那麼累
以自己部門的角度區思考KPI是不對的,這也不是KPI最初提出的用意。
你自己部門內的日常工作達成率,雖然一樣都是設立目標,甚至是可量化的目標,但那個叫做MBO,不叫KPI。
比如說明年help-desk的ticket數量要維持100%,由於這個是日常工作的維持,這個叫MBO,不叫KPI!
要制定KPI之前,你應該要先問你的上頭說,他們要我們達到的公司整體戰略目標和方向是什麼。
舉例來說,公司因為疫情的關係明年的預估達成業績只有今年的95%,那你可能為了要配合公司的戰略目標需要去節約成本,才會在KPI中去制定成本必須要節約5%,這個是target, 然後就有low value = 2%,high value = 8%。這樣你才可以有明確的方向,明年的成本節約只有2%,績效可能只有70%,達成100%要有5%,節約8%的績效達成率就有150%。
公司如果說明年因應數位轉型,要提升系統數位化(無紙化?),或者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你才能提出來你的KPI說要達成怎樣的目標KPI才算是可以達成提升系統的數位化程度。
然後在你的預算裡面要有提到這些內容,要不然你沒有預算去幹這些事情你要怎麼達成你的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