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一個強大的雲端災難復原計劃的過程,資訊部門應該做好應對如下的挑戰:
代表了災難復原的關鍵路徑。
必須與業務部門協調,建立適當的災難復原功能又支持業務方面的需求。
必須完整考慮,從運算到網路、儲存、應用程式…需要一些協調機制以整合所有項目的復原。
此外,並非所有基礎設都是相同的。
例如,可能的Hypervisor差異(Hyper-V、ESXi、AWS、Azure…)和不同的儲存系統。
復原機制必須能夠匯集各種組件。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雲端還原機制提供了多種資料保護的選擇,BaaS為RaaS的基礎,RaaS為DRaaS的基礎,企業可以使用基本BaaS開始朝著建設全面的DraaS,解決方案的公司正在引入資訊人員需要同時管理企業內部和雲災難復原的工具。
數據備份的手段有很多種,如存儲本地快照、數據複製、克隆、鏡像,資料庫RMAN工具備份,虛擬機備份功能等,但是這些備份技術一般只能實現伺服器/存儲本地數據保護,而且數據備份、恢復策略基本完全依賴管理員手動完成,更無法做到數據生命周期有效管理。備份軟體不但可以有效解決上訴問題,而且支持多種網絡(LanBase、LanFree、ServerFree等)備份方式,根據網絡情況,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目前備份軟體產品種類繁雜、功能豐富,備份市場也競爭激烈,有針對虛擬化備份的軟體有Veeam、NetVault、eBackup,通用備份的軟體(物理和虛擬機備份),如Veritas NBU,Simpana,Data Protector、Legato Networker,TSM、Time Navigator、Attix5、愛數Anybackup、鼎甲DBackup等,軟硬體備份一體機有Avamar、Veritas備份一體機,Huawei HDP備份一體機、數騰AceSure/BoxSure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tech/4poob2.html
請問...PRO,PTO和RPO, RTO的差別在哪裡?
咦 XDDDDDD
其實真的很相近呢…
這個部份我再來問一下前輩好了,我也不是很熟這塊 Q"Q
資料還原點目標(PRO):期望的時間點(?)
RPO為資料可恢復的時間點:有部份已經回不去了(?)
系統恢復時間點目標(PTO):僅還原作業系統部份(?)
服務恢復運營所用的時間(RTO):可能含其他環境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