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公司的產品經理, 其實就是包山包海的工程師, 重新包裝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產品經理. 拿掉頭銜, 做的還是跟工程師一樣的事情.
大方向確定, 後面的事情就容易做了.
主機板方面, 照大大老板的意見挑了一片雙CPU的主機板. 選了一個2.2GHz的CPU, 再把記憶體加到8GB. 搭配8TB的磁碟陣列應該是可以執行順暢的. 原本是想要挑個4GB的SATA DOM來裝O產品, 把OS和SWAP都放在DOM裡面, 這樣子的OS的存取速度會比單一個硬碟速度快. 但是考慮到SWAP的存取可能會降低SATA DOM的使用壽命, 後來還是放棄. 乖乖的挑了一個40GB兩吋半的小硬碟當作O產品的系統碟, 加上SWAP空間還綽綽有餘.
系統核心有了, 依客戶要求選擇了一個可以放8個硬碟, 3U高的機箱. 再加上一組1+1的Redundant Power Supply.
網路卡部分, 除了主機板上兩個1.0Gb的網路埠之外, 再增加一張可以做Trunking的Intel 4PORT網卡. 整套系統就有六個網路埠, 搭配使用上是很方便的.
硬碟當然是選擇保固時間長耐操的企業版, 和客戶電話確認了RAID的格式之後, 再挑一張合適的RAID卡就可以開始測試.
選RAID卡的時候, 考慮到客戶在儲存伺服器管理方面的要求, 是在同一個管理介面中可以同時管理到系統狀況和RAID狀況, RAID故障時要能有警示音, 關掉警示聲音不需要重開機, 更換硬碟會自動重建RAID, 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去找.
看似簡單的需求, 真正做下去才知道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O系統的HCL(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 硬體相容清單)中, 並不是每一張RAID卡都會可以滿足這些條件. 找了幾張還有在市面上流通的RAID卡, 公司有現成的就直接拿來測, 沒有的就先看規格說明, 再透過關係去借測. 最後終於找到一組滿足客戶需求的RAID卡, 再升級RAID卡上面的CACHE MEMORY就上線實測.
這還只是剛開始原型機的規格, 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地方需要改進的問題. 規格先出來, 客戶方面也可以提前準備.
於是, 第一台原型機就這麼誕生了.
我一直以為只有PC可以拼拼湊湊自己組出來的
原來Server也可以自由配
今天又長知識了
另外,請教一下
SATA DOM的DOM是什麼意思
DOM=Disk On Module
這東西經常出現在以LINUX為核心的E-mail Server和網路監控的系統中. 體積相當於一個隨身碟的大小.
自由配的SERVER, 講好聽一點就是客製化, 講難聽一點就是拼裝機.
懂了
補充說明:
DOM乃SSD的一種。
也有作成DOC(DISK ON CHIP)的,
早期使用在嵌入式系統上,容量不大但需要storage的應用環境。
例如MOD機上盒上都有DOM或DOC。
近期SSD的發展應該大家都知道了...
這麼說我反而糊塗了
所以 SATA DOM 是 SSD (Solid-state drive/disk) 嗎?
不是讀寫臂移來移去的機械式
而是純然電子式的 SSD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