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DAY 23
2

備份已死系列 第 23

即時才是未來 real-time is the future

  • 分享至 

  • xImage
  •  

Google Realtime Search 即時搜尋,大致上可以搜尋到十幾二十秒前的資料。Google Instant 聲稱可以減少使用者每次搜尋2~5秒的時間。YouTube Instant 可以一邊key一邊立刻顯示可能的影片。

這些雲端服務的先驅者,努力拚「即時」的理由顯而易見:要說服使用者將資料從家裡與辦公室搬到雲端,至少要讓雲端的傳輸效率與桌機(筆電)的效率相當,才不會減損原來的工作能量。當然,沒有人喜歡等資料,畢竟我們可是人類耶。

拚即時real-time,拚到什麼程度

有篇報導的標題是:「暖化有好處? 穿北極鋪光纖」(註)
內容是說因為地球暖化,北極冰帽消融,才能鋪設取徑北極的海底光纖電纜。為什麼要耗資12億美元鋪設這條電纜呢?原因是可以將英國到亞洲的傳訊時間減半,從原來的140毫秒 (0.14秒)減到88毫秒(0.088秒),降低37%的傳訊時間,就是0.052秒。

看到沒有,花12億美元就是為了要減少0.052秒!你就知道,未來的競爭的主流焦點在哪裡。競爭的就是時間,從延時到即時。

只差零點幾秒也能分勝負,只要所有廠商都在乎那快慢幾秒的差距,「即時」就會變成雲端服務的必要條件。

資訊一直都在跟時間競賽

或者是說,資訊的本質就是在跟時間競賽。從「日」到「時」到「分」到「秒」,從「排程」到「即時」到「瞬間」到「同時」,從 schedule 到 real-time 到 instant 到 same-time。
看到這串名詞就讓人頭皮發麻,而且我還分不清楚「即時」real-time和「瞬間」instant,哪一種比較快。

舉個例,以「備份」這個項目來說:
在以往,每天有做「日備份」就很強了。

到後來,發展到以「小時」為單位的snap shot快照備份,再前進到以「分」為單位的CDP連續資料保護。

看現在,堂堂進入即時與瞬間的「秒殺備份」。

望未來,「同時備份」same-time backup應該是個夯名詞,「備份」與「原稿」同時產出。

大概不會有「預測備份」這種東西了,就是「備份」的東西跑得比「原稿」還快,原稿還沒有產出,備份就先被「預測」出來。希望不會有那麼一天,畢竟我們只是人類。

Real-time 才是未來呀!

<註> 報導來源 http://blog.udn.com/wenxing/3735896


上一篇
[備份已死] 穿梭在雲端
下一篇
HA 三種重要的檔案系統技術
系列文
備份已死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