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雖然稅務單位已經先提供各位民眾試算結果, 也有不少網站及金融機構都有提供試算功能. 不過如果想要更省錢, 就需要了解相關的原則, 並實際計算過, 才能減少支出.
(同時發表於個人部落格: http://slimetw.blogspot.tw/2014/02/max.html )
前言
- 案例提到的所有數據, 例如: 薪資, 勞保費, 健保費; 請依相關單位公告為準.
- 每個人(戶)狀況不同, 有些公式需要依實際狀況調整.
- 為便於說明, 數字盡量以正數表示, 扣除等動作以公式的減法處理.
- 本人(slime)及本文只作為說明相關概念及試算表公式, 若有異常之處深感報歉, 但不負責相關損失.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雖然稅務單位已經先提供各位民眾試算結果, 也有不少網站及金融機構都有提供試算功能. 不過如果想要更省錢, 就需要了解相關的原則, 並實際計算過, 才能減少支出.
所以就需要幾個步驟:
- 記帳: 記帳的詳細程度依不同用途而定, 以個人綜所稅來說, 就需要記錄: 薪資(含本薪, 津貼, 紅利, 獎金等), 健保費, 保險費(含勞保, 商業保險等), 捐款, 醫療費等.
- 分類與計算: 無論是所得稅或是二代健保, 都是基於一定的原則, 所以要把相關法規轉成公式, 才能計算出正確的結果.
- 節稅: 由於所得稅有些條件是允許民眾選擇, 個人覺得前面兩個步驟先完成, 才能依不同條件試算, 找出節稅的方法; 也因此這些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以下的說明, 就以檔案 http://goo.gl/5wKYNX 為例. ( .xls 格式)
說明
- 記帳: 以資料庫規劃, 這是 2NF (第二正規化)的表示, 不採用 3NF 是....個人喜好(小誤)
1.1. 在欄 F~G 有列出所得稅的相關項目, 除了方便用 sumif 統計, 也在欄 C 設定為"使用欄 G 來驗證", 確保欄位內容是一致的.
1.2. 在欄 A~C 記錄了日期, 金額以及項目.
- 分類與計算: 這是比較繁瑣的過程, 也是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 如果有機會擴充成 n-tier 架構, 這些大概算是 Business Logic ; 而所得稅比較特別的是, 有些資料是來自原始資料加總(薪資), 有些是需要中間計算過(獎金及股利的二代健保費), 有些以項目分, 有些又以"人"的類型(年齡, 身心障礙, 大專生)來分, 所以複雜之處就在這.
2.1. 依照所得稅相關規定, 先分為: 收入, 支出(可扣除), 列在欄 F~G
2.2. 利用 sumif 函式, 把欄 F~G 對應的項目, 由欄 A~C 挑選出來加總.
2.3. 依照所得稅相關規定, 有些項目有扣除上限, 所以填在欄 I , 並在欄 J 用 min 函式, 算出可扣除的額度.
2.4. 將計算結果, 整理成欄 Q~R , 以便實際計算
2.5. "個人"的綜合所得稅就到這邊.
- 節稅: 要節稅, 就要從 Business Logic 的一些條件來判斷, 例如:
3.1. 比較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 雖然標準扣除額較方便計算, 但如果列舉扣除額可以有較高額度, 則採用列舉扣除額較划算. 只是可列舉扣除的項目要看稅務規定.
3.2. 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 520000 以下是 5% , 520001~1170000 是 12% , 那有沒有辦法把 12% 降到 5% 呢? 就有幾種可能: 扶養長輩, 扶養身心障礙親戚等, 比如長輩已退休無收入, 則兄弟姊妹間可以由總收入最高的一位來扶養父母, 可以增加免稅額. 不過要注意扶養的合理性, 以免被稅捐單位剔除.
3.3. 適當投資: 由於臺灣目前採用兩稅合一, 如果投資股票, 配現金股利時, 可於個人所得稅中扣除公司已經繳納的所得稅. (有點不好懂, 建議再參考其他文章.)
3.4. 其他: 例如購買某些保險, 由長輩繳款, 可列為列舉扣除, 受益人為晚輩, 收到紅利又免列為所得.
結尾
「政治」、「資本」雖然是一些學理上的名詞, 但是在生活中, 稅制就是一種政治的框架, 而計算方式是以資本(金錢)為基準, 所以要節稅, 少不了對於相關法規的認識與了解. 例如"境外所得", "成立人頭公司/基金會", "投資基金/複委託"等方式, 利用個人與法人在金流與扣稅基準不一致, 或不同國家的稅制不同, 是有機會再節稅, 但這就不是本文的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