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跟教育是兩大很討喜的話題,大家都喜歡好用好棒棒的成品,都想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輩子都離不開學習,有大把的人類會生小孩然後要 學著 怎麼 教小孩。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針對一個設計作品、或是教育議題發表各種不同的立場、看法跟意見。對我而言,教跟學應該是很快樂很好玩的過程,教學相長是很可貴的價值。可惜,在台灣大家對於正規教育的印象是並沒有很正面。
大部分的我們對於學習的印象就是「升學考試」,單一的目標,統一的價值。每每跟恩師們談到教育,我都會跟他們說,其實我好喜歡上學。小時候在美國的基礎教育是充滿歡笑的,短短的六年半,是我童年最豐富的一段!有問題就可以問,做不住學習困難,老師們是來「協助」我的,不是來「教訓」我的。我還是班上的少數人種呢,老師們會特別照顧輔導社交活動。活動很多,而且活動並不是額外的,而是融入在學習之中。我不記得有沒有科目,但記得跟老師的互動很多很多⋯⋯一起動手佈置教室,而且很頻繁,情人節、夏天、萬聖節跟聖誕都有好多活動。做卡片、一起裝扮,同學間互相送自己的創作。副作用就是回台灣的第一年超痛苦⋯⋯⋯
幸運的事我還算會考試,所以又平安的度過讀書考試讀書考試,但我想要創作、想要研究發展東西。動手做的慾望很強烈⋯⋯現在,我想要把小時候那種美好的學校氛圍「做」出來!
所以我開始研究觀察教育是怎麼一回事,修了教育所的課,開始觀察設計科系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我發現老師其實比學生更需要協助。一般來說,對於教育專業,他們要有以下幾樣
最常見的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後考試。但是在這個變動過快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衡量學習成效?這問題跟「設計的好壞是不是見人見智」一樣。
我對於:「設計很主觀」這句話很反感⋯⋯如果是主觀,那設計師該怎麼學習?身為專業的設計饅頭,那我又要怎麼教?教授問我「你設計的課程目的要明確!」「衡量標準呢?」「確實的學習指標」
其實我想學的是怎麼帶課程活動⋯⋯怎麼應對我沒想到的教學現場狀況
禮拜一是期末的「試教活動」,我們這組其實不太在意學習指標,我們想要設計一個讓學生做的開心玩的快樂,然後再過程中發現文本上的內容不是只拿來考試。我們想藉由活動,讓學生感知到這些學科的存在,跟真實生活上的連結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