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18 iT 邦幫忙鐵人賽
DAY 2
0
DevOps

大型敏捷專案的DevOps系列 第 2

[鐵人賽 Day 2]簡單介紹微軟的Scrum「精神篇」

第二天的內容,我覺得應該先講一下微軟「做專案」獨特的Scrum精神
首先先來附上敏捷宣言:

藉著親自並協助他人進行軟體開發,
我們正致力於發掘更優良的軟體開發方法。
透過這樣的努力,我們已建立以下價值觀: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可用的軟體 重於 詳盡的文件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協商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劃
也就是說,雖然右側項目有其價值,
但我們更重視左側項目。

以用戶為中心的敏捷

微軟的Scrum在做專案時,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敏捷」,也就是User-Centric Agile Scrum
我們會讓客戶跟我們合作,但並非予取予求,而是真正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One Team,
在此前提下,我們Developer不分彼此是來自微軟或是來自客戶,大家聚在一起都是以一個目標為導向去努力,
在進行開發時,我們甚至直接進到客戶公司,陪客戶一起開發,建立團隊時,也絕對不分客戶或微軟,不會有的Team都是客戶的人,有的Team都是微軟的人。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1. 資訊完全透明化:讓User知道目前的開發進度,提高信心度。
  2. 需求異動合理化:當User提出較困難的需求時,藉由看板的Burndown chart跟Story Point等等的信息化的資訊,也能夠讓User了解這個需求的困難度,也能讓User不會像以前傳統的開發方式一樣,說改就改可以,畢竟敏捷就是響應變化,但User會了解到這異動的影響有多大,也必須負起責任。

Open Mindset(開放思維)

微軟要求每個工程師都必須是Full-Stack Engineer,但每個人一定都有不會的技術,畢竟技術永遠都學不完的,但這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以下三點

  1. Learn
  2. Grow
  3. Improve

開放性思維的反例就是封閉性思維(Fixed Mindset)
當你常常思考「I am not good at that......」,看到有困難有挑戰時就想逃避,那你就是屬於封閉性思維
開放性思維就是當你遇到挑戰時,你所思考的是「I am not good at that......Yet!」
開放思維的思考是:訂定目標=>從他人身上學習=>加以改善
像這樣的循序漸進的持續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
最後達到兩個目標:

  1. 持續成長
  2. 持續改善

Common Behaviors(基本認知):

  1. 專注品質: 在一開始就重視品質,不要挖洞給人跳。(因為跳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2. 持續改善: 我們大家都很厲害,但總是有地方能繼續更好。
  3. 持續的回饋: 一般使用者或是客戶的回饋是最重要的。
  4. 預期改變: 隨時準備應變的靈活性。(因為需求變更是一定會發生的)
  5. 優先級劃分: 要給需求做出需求劃分:Must have,Should have,Could have三種,避免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功能上。(關於這點後續會繼續提)
  6. 根據數據做決策: 我們在Scrum開發時會用VSTS當作專案管理工具(後續會介紹如何實作),裡面有許多Scrum可以用的看板,以及所有功能開發的進度跟人員的進度,這些數據可以提供給團隊幫助,降低人為的錯誤決策(當然無法完全避免,但多少有幫助)
  7. 提高效率: 盡量自動化,降低人工的作業,並在coding前先思考能否reuse,才能寫出漂亮的code
  8. 降低浪費: 刪除任何不需要用到的code
  9. 工作用的軟體: 身為微軟工程師,當然要推一下地表最強的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搭配專案雲端服務"VSTS",光這兩樣就可以寫出一堆介紹文章了,但之後會再實作篇再作介紹,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 避免獨立作業: 創造包容彼此的工作環境,著重在團隊的成果而不是個體的成果
  11. 跨領域協作: 互相交換彼此領域的知識(此點後續也會再深入解釋)
  12. 讓客戶多參與: 讓客戶積極參與,有權做出決定(後續會再詳細解釋如何辦到)

想寫得太多了,先在這邊告個段落,下一篇要開始寫實踐Scrum了


上一篇
[鐵人賽Day 1]DevOps?What?How?Why?
下一篇
[鐵人賽 Day 3]簡單介紹微軟給工程師的Scrum「教戰守則」
系列文
大型敏捷專案的DevOps5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1
Wolke
iT邦新手 1 級 ‧ 2017-12-08 00:00:32

敲碗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