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趕不上變化,最近工作量突然暴增,原本預計可以輕鬆寫 Blog 的每日工作,忽然讓人感到有些壓力,只好把內容拆分成多天來寫。
截圖自 Coursera "How Google does Machine Learning" 課程
截圖自 Coursera "How Google does Machine Learning" 課程
這部分講述了Google對於Artifical Intelligence(AI)和Machine Learning (ML)之間的定義:
整體而言,這樣分類方式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能接受,AI這門學科廣泛來說橫跨了許多領域:神經科學、電腦科學、統計學、醫學、心理學...等,而在如何實現這樣的技術上,除了ML偏向統計工具的方法外,過去還有像是專家系統、符號推理等其他方法,因此,ML是眾多的方法之一,被包含在AI這門學科下的一個子集合。
題外話,ML會是AI最終的解答嗎?我想並不能肯定,這一波ML或者說Deep Learning的大爆發,是由於硬體的進步,在各面向提升了機器學習的性能,資料蒐集、儲存空間、計算效能等,才讓舊有的理論再次重現天日,然而,現在ML的強大仍跨不出弱人工智慧的界線,因此,說不定下一波量子電腦的革新,又會復興過去的AI工具,讓AI能夠進入強人工智慧的領域。
截圖自 Coursera "How Google does Machine Learning" 課程
此章節以監督式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為主,並將Machine Learning劃分成兩階段:
監督式學習的意思代表機器學習的模型根據有標記(Label\Target)的資料進行訓練,舉例:
而第一階段就是用這筆已經擁有的資料集,訓練出數學模型。
第二階段,過去比較常用預測(Prediction),也就是用訓練出來的模型對未標記的資料進行標記,而最近在許多地方常看到改使用推理(Inference),這不僅是針對做的事情上劃分,在實作上,將只有在訓練階段才使用的區塊捨去,合併、簡化模型中間的部件,,達到對模型實體進行優化加速,許多公司都在這部份下了很多功夫,也就是所謂的推論引擎(Inference engine),例如:Intel OpenVINO、Nvidia TensorRT、Google Tensorflow Lite。
這章節簡介了Neural Network(NN)的故事,然後重提現在Google的各項服務中都包含無數ML模型在支撐,我想之後應該會有針對機器學習模型進行解說的課程,NN的故事就流到那時候再詳細的說吧!
寫得越來越隨興,與其說技術文章,更像是心情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