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5
5
Security

改變歷史的加密訊息系列 第 5

臉部辨識系統與冷戰時期的間諜易容術

臉部辨識系統是近年來發展漸趨成熟的技術,很多大型國際,運動競技都開始運用這項技術,例如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就架設入場磁卡機與臉部辨識系統的機器,用來核對各界來賓與運動員的身分,以當時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採用日商NEC的臉部辨識系統Walkthrough來說,系統辨識誤差率僅0.3%,技術幾乎獨步全球,在當時也獲相當得好評,這也歸功於日商NEC在1989年獨特的研發眼光。但建構這套臉部辨識系統的資料庫,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如果是世界型的比賽,不可能一一邀請到主辦國來掃描臉部資料,只能要求用EMail寄達相片,輸入資料庫後,還要考慮「歲月」痕跡等細部變化,入場辨識率的速度才會提高和準確。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26/20111946cWNXYXMsTG.jpg
臉部辨識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既然臉部辨識系統如此出神入化,照理來說應該可以用於社會各領域上,例如刑事辦案,或需要身分證明的程序之上,但以科技領先的美國,居然發生逮捕錯嫌疑犯,造成冤獄的窘境,主要在於系統演算法的辨識錯誤,即便不只一套演算法,仍會發生難以置信的「同樣臉部特徵」的問題,以及據說用一副嘻哈風眼鏡就可以讓辨識系統出包。的確,機器不是萬能,但不能因為出錯或存在風險,就放棄臉部辨識系統的研發,科學就是在不斷的錯誤修正中,找到最終成功的模式,如同愛迪生之於電燈、福特之於汽車等發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26/20111946x14YKUC3QQ.jpg
  
  那有沒有辦法騙過臉部辨識系統呢?除了上述用眼鏡之外,我們將時間推到1946年到1985年的冷戰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和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開始在國際上互有戰爭與科技上的攻防,除明著對抗之外,在間諜戰這塊打得相當激烈,如美國的CIA,蘇聯的KGB,為了能騙過對方嚴密的入境稽查,易容術不斷的進化,甚至可以做到跟真實皮膚一樣的觸感,前美國CIA的首席偽裝官Jonna Mendez就證實正些道具的存在,而且像美國影集《虎膽妙算》的人皮面具也是必備道具,據說透過這些「易容」道具,可以很容易避開臉部辨識系統的辨識,輕易地躲過追蹤。騙過對方第一關後,緊接著還要考慮到保護敵對國當地線民的安全,避免徒勞無功,要再騙過對方的特務的監視,因此,不可能一套易容用到底,會穿幫被抓,一定要多套輪替,並有高超的化妝技術進行著營救政治犯、偷取軍事武器機密以及戰爭計畫,其中最精采莫過於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美國本來要實施古巴計畫,斬首卡斯楚,但後來因豬玀灣事件發生,致使蘇聯書記赫魯雪夫決議在古巴架設飛彈,美國總統甘迺迪透過情報網得知此事,三國幾乎要以核子作為決戰武器,但所幸掌握對方底線,經過外交談判,化解這毀滅性的對峙,但赫魯雪夫卻因此事遭到批鬥而下臺,在此可以見到諜影幢幢,如果沒有這些易容高手在敵後竊取情報,恐怕難以避免一戰。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26/20111946la50uARQUp.jpg
  
  最後,臉部辨識系統雖然不斷再進化,但仍存在隱私的問題,例如有些國家城市中裝設具有辨識系統的監視器,表面上是要讓犯罪無所遁形,就另一層面來說,也侵犯到個人的隱私,如Google的街景拍攝,就曾拍到不雅照,但當事人毫無所覺,因此,在這方面資安的立法規範上,仍須有專家進行討論,雖然欣見科技的發展,最終仍需要保障個人的人身自由。


上一篇
了解基礎建置,才有資訊安全
下一篇
印刷檔案的資安問題-美國五角大廈事件的省思
系列文
改變歷史的加密訊息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