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5
1

企業資訊安全架構(EISA)

(決定組織資訊系統的結構和行為的需求、過程、原則和模型)

  1. 即時監控和檢測網路行為,應對內部和外部安全風險
  2. 檢測和恢復安全漏洞
  3. 關注各式各樣的威脅,確認組織資源的優先順序
  4. 安全規定(事件響應、災難恢復、事件關聯等)預期成本有利於組織
  5. 分析部門正常運作和識別資產的程式
  6. 執行風險評估

資安政策

安全政策的四大類型:
(全部放行 -> 黑名單 -> 白名單 -> 例外清單)

  • Promiscuous Policy雜亂政策:不限制系統資源的使用
  • Permissive Policy允許政策:允許政策(黑名單),僅針對已知的危險服務/攻擊或行為進行封鎖,需定期更新
  • Prudent Policy嚴謹政策:謹慎原則(白名單),阻止所有服務,僅針對安全/必要的服務單獨啟用並記錄下來。
  • Paranoid Policy緊張政策:禁止一切,沒有網路或經申請通過後才能開放,封鎖全部後,再放行白名單

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的四大程序:

(定義程序以盡快恢復正常營運,並防止事件再次發生)

  • Identify 識別:確認事件類別(事件檢測和記錄)
  • Analyze 分析:事件分析(事件報告和溝通)
  • Prioritize 優先順序:優先級分類
  • Resolve 解決:問題處理解決和記錄

漏洞定義

  • NIST (國家標準技術局)
  • CVE (通用漏洞披露)
    CVE-ID: CVE-年度-流水碼-順序

資料參考:

  1. CEHv9
  2. 維基通用漏洞披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7%94%A8%E6%BC%8F%E6%B4%9E%E6%8A%AB%E9%9C%B2
  3. 維基事件管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cident_management_(ITSM)

上一篇
Day4 駭客&滲透階段
下一篇
Day6 入侵階段偵查&掃描
系列文
不小心飛進資安之旅(學習筆記)2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