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Software Development

30 天的 SFC 學習日誌系列 第 14

Day 14 - 文獻探討(2)

  • 分享至 

  • xImage
  •  

大家好,我是毛毛。
今天是Day 14。
今天繼續看論文的內容~ ヽ(✿゚▽゚)ノ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QoS/QoE-aware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n software-driven 5G slices

這篇是2018年七月刊登在Trans. Emerg. Telecommun. Technol.上的論文。

昨天有說到作者加入QoE的原因是QoS和QoE之間是呈現非線性的關係,因此QoS滿足的情況下並不代表能滿足QoE,所以需要特別考慮QoE。

在這篇論文中的QoS資訊是從LLDP packet得到的,如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20/20129934Ud4LbWKNNB.png

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是一種資料鏈路層協定,網路裝置可以通過在本地網路中傳送LLDPDU(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Data Unit)來通告其他裝置自身的狀態。是一種能夠使網路中的裝置互相發現並通告狀態、相互資訊的協定。

他在原來的LLDP封包上額外加上了QoS的部分,並將封包的Type改成127表示這個封包是經過客製。


QoS

相信大家都知道QoS是什麼,這是一種衡量一個服務的整體效能的方法,而常見的衡量標準如上圖有頻寬、延遲、抖動和丟失封包。
而在這篇論文中又將QoS在分成兩類:

  • Positive metrics
    • 這類的metric是值愈大愈好
    • Bandwidth
  • Negative metrics
    • 這類的metric是值愈小愈好
    • Delay, Packet loss, and Jitter

QoE

QoE則是衡量用戶對服務體驗的滿意程度的標準,QoE衡量標準也分為兩種:

  • Subjective
    • 主觀性的,這類的QoE主要是靠使用者的評分來做為回饋,但是這種的評分也因此很看使用者的主觀意見,不太能清楚的表示整體使用者的滿意程度。
  • Objective
    • 客觀性的,這類的是透過公式去評估,這篇論文用的是以下兩種方法:
      • Weber-Fechner Law(WFL)
      • Exponential Interdependency of QoE and QoS(IQX)hypothesis

上面的QoE的兩種方法就留到明天在講啦~
大家明天見/images/emoticon/emoticon29.gif


上一篇
Day 13 - 文獻探討(1)
下一篇
Day 15 - 文獻探討(3)
系列文
30 天的 SFC 學習日誌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