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毛。
今天是Day 15。
今天繼續看論文的內容~ ヽ(✿゚▽゚)ノ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QoS/QoE-aware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in software-driven 5G slices
這篇是2018年七月刊登在Trans. Emerg. Telecommun. Technol.上的論文。
昨天講到QoE客觀性的算法,WFL和IQX。
- Weber-Fechner Law(WFL)
- WFL反映的是消費者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更多取決於變化的百分比
- 用來處理positive的QoS metrics,像是頻寬等…
-
上圖是WFL的示範圖
- 以上圖為例,假設要去飲料店買飲料, A和B兩家店都有賣,而現在有Test1和Test2兩種情況,在Test1中,A和B的價格分別是$20與$15;在Test2中,A和B的價格分別是$120與$115。兩者的價差雖然都是$5,但是在Test1中有68%的人會選擇到B店購買,而Test2中只有29%的人會選擇到B店購買,這就是WFL所表達的「消費者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更多取決於變化的百分比」。
- 下圖是WFL的數學式
- Exponential Interdependency of QoE and QoS(IQX)hypothesis
- 這個方法是在「A generic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IEEE Netw. 24(2): 36-41 (2010)」中提出的
- 用來處理negative的QoS metrics,像是延遲、抖動等…
- 這個方法是假設QoE和QoS呈指數的關係
- 下圖是IQX的數學式
- 在WFL和IQX數學式中的alpha、beta、gamma和theta是使用者可自行微調的參數,在這篇論文中皆設為1
- 一條SFC的整體QoE計算如下
-
- 因為positive metrics要愈大愈好,negative metrics則要愈小愈好,因此才取兩者的差距
明天再來講penalty的部分啦~
大家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