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k 是一款用來開發 http server 的中間件框架,其包含了 Router 路由中間件。
此外,如果讀者有使用 Node.js 的經驗,可能有聽過 Koa 、 Express 等後端框架。 Oak 其實就是致敬 Koa 開發出來的,因此在使用上,兩者有許多重疊的地方,除了第三方的中間件不可共用以外,大部分的觀念都能套用到 Oak 身上。
筆者第一次看到 Oak 時,真的直接笑出來。想說這群開發者到底是奪懶,也不花點時間想名字就把 Koa 的名字重組 XDD
如圖,每個 Oak 的中間層都像是洋蔥的其中一圈,當後端程式收到 Http Request 會經過每層中間件的處理,最後變為 Response 傳送回去。
本圖取自該網站。
讓我們進一步透過範例觀察:
import { Application } from "https://deno.land/x/oak/mod.ts";
const app = new Application();
// Logger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next();
const rt = ctx.response.headers.get("X-Response-Time");
console.log(`${ctx.request.method} ${ctx.request.url} - ${rt}`);
});
// Timing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await next();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ctx.response.headers.set("X-Response-Time", `${ms}ms`);
});
// Hello World!
app.use((ctx) => {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await app.listen({ port: 8000 });
我們可以在範例中看到 use()
以及 next()
方法, use()
用於註冊中間件, next()
則用來告訴 Oak 可以先跳到下一個中間件,假設該範例程式正在執行並收到一個請求,中間件的執行順序如下:
Logger -> Timing -> Hello World! -> Timing -> Logger
這樣的順序就如同洋蔥圖所表示的一樣,我們更可以利用這個特性去紀錄從 Request 到 Response 一共花了多少時間:
// Timing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紀錄收到時間
await next();// 跳到下一個中間件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回到該中間件時再次紀錄時間
ctx.response.headers.set("X-Response-Time", `${ms}ms`);
});
以上程式碼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兩點:
開始使用前必須記得將 Oak 引入:
import { Application } from "https://deno.land/x/oak/mod.ts";
啟動時需加入 --allow-net
標籤。
在實作前後端分離的系統時,以 SPA (Single Page Application) 為例,都會有多個虛擬路由,每個路由都代表了不同的頁面,像是: Home
、 About
、 Contact
等等。
因此,我們在實作 API 時也可以將它拆分成對應的路由, Oak 內建了高度致敬 Koa-Router 的路由中間件: Oak-Router
。
import { Application, Router } from 'https://deno.land/x/oak/mod.ts';
const app = new Application();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r
.get('/home', (context) => { context.response.body = "This is Home!"; })
.get('/about', (context) => { context.response.body = "This is About Page."; })
app.use(async (context, next) => {
await next();
console.log(`${context.request.method} ${context.request.url}`);
});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wait app.listen({ port: 8000 });
上面的範例中,一共實作了兩個路由: home
以及 about
。
實際上,最常見的請求方法有分為 get
以及 post
方法, get
為上面範例所使用到的:
// ...
router
.get('/home', (context) => { context.response.body = "This is Home!"; })
// ...
而 post
的用法並不難,收先要做的就是將 get
關鍵字換成 post
關鍵字:
// ...
.post('/api/movies', async (context) => {
const data = await context.request.body();
// ...
context.response.body = //... ;
});
// ...
get 常用來做查詢資料,因為 get 的查詢參數可以直接在網址上看到,像是:
https://www.findprice.com.tw/g/Ipad
此為比價網站 findprice
的網址,而網址中的 Ipad
表示查詢的關鍵字,在後端程式中,程式將它作為參數作為數入並進行相關操作。
Post 的話則比較常用來做寫入操作,因為相關參數會被放到 http 請求當中,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大家建議使用 post 而不是使用 get ,因為 get 方法會將請求參數暴露給使用者知道,會更容易出現 SQL Injection
以及 XSS
等安全漏洞。
只要開發者喜歡,要用 get 或是 post 做查詢、寫入都可以。只是使用 get 做查詢相對直觀一些,因為使用者可以透過網址知道現在在瀏覽網站的第幾頁、自己搜尋了什麼關鍵字...等等。
我們都知道, JavaScript 是使用非同步處理機制的,至於要如何讓 JS 做到同步呢?
我們可以善用 Promise
以及 async/await
,會特別提到同步機制的原因如下:
從一開始的洋蔥圖可以知道,一個中間件是有可能被通過兩次的。若在請求通過中間件第二次時,第一次的操作根本還沒做完便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像是:
// ...
app.use((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紀錄收到時間
Insert(start);// 將時間存放至資料庫
await next();// 跳到下一個中間件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回到該中間件時再次紀錄時間
ctx.response.headers.set("X-Response-Time", `${ms}ms`);
});
// ...
若沒有確保在 Insert()
完成前就跳到下一個中間件,便有可能在實際應用中出現巨大的問題,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 Promise
以及 async/await
改善:
//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紀錄收到時間
await Insert(start);// 將時間存放至資料庫
await next();// 跳到下一個中間件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回到該中間件時再次紀錄時間
ctx.response.headers.set("X-Response-Time", `${ms}ms`);
});
// ...
這邊要注意的是: 我們必須確保使用到
await
的函式在實作中是以Promise
方法達成的,筆者會將相關文章放到本日的延伸閱讀。
如果有讀者對 同步
一詞有疑問, 同步
在這邊代表做完一件事才能做下一件事,如果對非同步的概念很模糊,可以回去看強型闖入DenoLand[24] - 使用 Deno 打造多線程應用(1),在本篇筆者有提到 Chrome V8 是如何做任務排程的。
本篇先將 Oak 的重要觀念先提一遍,之後會針對每個部分逐一講解,如果有空,筆者會再花時間把 Promise()
以及 async/await
的教學補上,還請見諒 ORZ
同樣的事情在不同人眼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看法。
在讀完本篇以後,筆者也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以下文章,或許會對型別、變數宣告...等觀念有更深層的看法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