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AI & Data

資料產品開發與專案管理系列 第 5

[Day 5] 資料產品第二層 - 資料加工術 - 資料聚合

  • 分享至 

  • xImage
  •  

即便是相同原料經過不同師傅的手藝也會呈現不同的味道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10905/20141140Cz3pwTyrSK.jpg
(昨天吃的游壽司)

當資料經過基本篩檢後,也會根據後續使用的需求將資料聚合(資料聚合就是將資料從細的顆粒度聚合成比較粗的顆粒)來減小資料的計算量以及儲存空間。以 App 收集的使用者行為來說,只要使用者觸發事件,就會即時地將資料傳回並儲存下來,等於說每秒、甚至每幾百毫秒就有資料產生,資料量累積下來也非常的龐大。如果一天能產生 100 GB 的資料,那個一個月下來就是 3TB,一年就將近 40 TB 的資料,這樣的資料量對於後續的資料分析或使用都會造成相當的麻煩。當後續使用不需要顆粒度那麼細的資料時,就能透過資料聚合能夠將資料整理成可以接受的大小。

我們就有以下這個範例資料來討論資料聚合的兩方面:聚合單位以及聚合方式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10905/20141140eDu0jellRx.png
(圖1: 原始資料)

常用聚合單位

時間

時間是最常被用來聚合的的單位,根據使用方式,通常可以將時間顆粒度分為幾個層面:

  1. 毫秒 - 最原始的資料產生時間
  2. 分鐘 - 有些不用太即時的監控可以每分鐘或每十五分鐘搜集一次
  3. 小時 - 大部分的資料我會小時為單位聚合,如此可以讓資料不要太細、又不到太粗,保留後續使用的彈性。
  4. 天 - 天是最常被使用到時間單位,特別是關於使用者行為的活動,像是每日活躍使用者、每日點擊等等。
  5. 月 - 這大部分就是拿來做月報使用的,千萬別只把資料存成那麼粗的時間單位,不然就沒辦法做更細緻的觀察了。

地點

搜集使用者資料時常常會包含使用者發出訊號時的位置資訊:

  1. GPS - GPS 可以很準確的描述使用者的所在位置,當然根據搜集裝置的不同也會有些許誤差。
  2. 基地台 - 如果是電信業可以準確知道使用者連到的基地台位置,在都會區甚至可以透過多個基地台精準定位使用者位置。
  3. Guadkey - 又稱為 Bing Map Tile System,透過將地圖接成小方塊來標示位置,最小的單位可以到達 23 位數,隨著使用的位數減少,精度也會下降。
  4. 鄉鎮市區/縣市/國家 - 最生活化的地點標示方式。

其他常用的聚合單位

只要是覺得細節可以省略的東西,都可以作為聚合單位,這邊就列出一些常用的給讀者參考。

  • 使用者/裝置 ID - 同一個使用者在單位時間內做的事情往往也可以聚合在一起。
  • 事件類別 - 同上,同個事件在單位時間內做的時間往往也可以聚合。

聚合方式

由於我們是將細的顆粒度整成粗的顆粒度,只能保留部分資訊,因此聚合方式決定了可以保留哪些資訊下來。使用聚合公式的時候需要注意公式是否真的能呈現想表達的意思。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10905/20141140VARBOO2Ywk.png
(圖2: 聚合後的資料)

count/ distinct count

算個數是最單純也不太有風險的聚合方式,例如像圖 2 的範例資料,就會使用 count 來計算像是 "Open"、"Impression" 等事件數。但是一但被 Count 後的聚合資料如果再次 Count 意義就會變得不同。使用上需要注意。

Sum

如圖 2 資料,已經使用 Count 計算每天的事件數了,如果想要計算每月的事件數,就沒辦法再次直接 Count,需要透過 Sum 的方式將每天已經 Count 後的數字加總。被加總後的數字如果要再做聚合(例如小時 -> 天,天 -> 月)通常可以直接透過加總得到結果。

各種除法(例如平均數、點擊率)

不管是哪個顆粒度的資料需要計算這種 XX 率或是平均數,都需要在該顆粒的層次將除法公式還原成分子與分母,然後再進行除法。如果以點擊率(Click 數/ Impression 數)為例:

日點擊率的公式為:
每日 Click 加總 / 每日 Impression 加總

月點擊率的公式為:
每月 Click 數加總 / 每月 Impression 加總

其他常用聚合公式

  • 最大值/ 最小值:很常用來作為檢查資料有沒有異常的聚合公式,建議只要有搜集數值型的資料就要計算最大最小值。
  • 中位數:第 50% 位數,可以知道資料分佈的中點。
  • 第 n 分位數:可以知道資料的分佈狀況。
  • 標準差:也是用來檢查資料分佈的狀況,由於標準差的公式更複雜,使用上需要多加留意

References

https://www.ibm.com/docs/en/tnpm/1.4.2?topic=data-aggregation
https://www.import.io/post/what-is-data-aggregation-industry-examples/
https://improvado.io/blog/what-is-data-aggregation
https://www.jigsawacademy.com/blogs/data-science/data-aggregation/


上一篇
[Day 4] 資料產品第二層 - 資料加工術 - 資料驗證與清洗
下一篇
[Day 6] 資料產品第三層 - 描述性模型
系列文
資料產品開發與專案管理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