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我們安裝完PMM監控,今天來認識幾個監控收集的資料幫助我們了解資料庫各方面的執行詳情與效能監控。
用其中一個監控頁面來做一些介紹~
包含像是資料庫的性能指標QPS(每秒能夠響應的請求數)和InnoDB buffer pool內容(主要作用於提升對經常訪問的數據的性能)。
可以看到用戶連線狀態,判斷連線數是否有異常拉高or中斷連線的狀況。
有關於連線數的設置,像如果在配置上連線數設置比實際連線數相比來的小或者連線沒有正常close,會導致超過設定值不夠用的狀況。
可以注意到線程使用狀態是否有像是連線開啟數拉高而實際上卻沒有真正在使用的狀態(Sleep)。
簡單介紹一下: Mysql thread Cache 作用於提高創建連接線程的效率。透過thread_cache_sizes設定緩存空閒的thread,建立新連接時,如果thread Cache有可用的,就可不必重新建立新的,直接取用響應連接請求。
在處理一些複雜查詢or特定情況上,會需要創建使用臨時表,減少重複查詢大資料表的次數,提升資料上的篩選與比對。
slow queries可以判斷發生問題時有無相關語句造成狀況的參考輔助。
還有像是Master-Slave 主從延遲等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在監控整合收集的資訊上,提供各方面很多監控內容(MYSQL,CPU,Disk,Network..等等相關狀態)。
基本上在發生某個狀況時,可以觀察到很多線圖狀態都是連動的。需要要花時間了解監控的內容與特定狀況下彼此間的關係,藉此幫助你更了解系統運行的狀態。
30天的賽程在這邊做結束啦,老實說過程中看了蠻多本來只知道大致流程而沒有特別去理解的東西,不過怕寫出來理解錯誤就真的是得重頭看一遍XD 只了解大概的淺層內容說真的容易,但相反的容易忘記,而且遇到問題會不知道怎麼開始,而要瞭解到運作邏輯就真的是一大堆分支內容夾帶在其中,需要額外花時間去慢慢了解,在這30天的內容中還有很多東西沒提到..講不完~
希望在這些內容上能幫助到不管是剛接觸資料庫的人或還不是很了解相關作用的人加深對MYSQL的印象。
下次有緣再參加就換NOSQL !! 寫文章的同時也是統整複習加深自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