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界的必要之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軟體界的生態與其他產業不同,技術更迭的速度遠高於平均值。每一年都有新的語言、新的框架、甚至是新的專案開發流程出來,為了要跟上時代並維持自己的競爭力,我們下班後都得主動去看影片、看書來學習新技術。
但是,在我剛剛進入軟體領域時,我天天看了很多技術書籍、甚至打了數百行代碼,我還是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否真的會了?是否學完整了?是否可以用在工作上了?這些困擾,讓我當時常常自我懷疑,其一是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在對的方向上;其二,我不知道我是學得快還學得慢,又到底這些東西是不是太學術而不實用!?總總以上,造成的結果就是那段時間,我不僅學習效率低落,還有點漸漸失去對自己的自信,以及對程式的喜愛。
我決定,我要改變我的學習模式,不再閉門造車。
費曼學習法:輸出才是最好的輸入
我想大家應該都曾聽過,什麼教學才是最好的學習,我一開始聽到也覺得是 Cliche (老生常談),因為我覺得有時間去教別人,我還不如把時間拿去學第二個技術,不是更划算?!
但我試過了,用兩天學了兩樣新技術,結果是兩樣都只是吸收別人的資訊,我也沒時間去內化新知識、去用我自己的邏輯順出屬於我的理解,結果就是兩樣技術都不精通、我也沒自信去告訴別人我會了。
五年前,我做了第一個改變,我出了我第一部圖解教學影片「Docker 基本架構概念教學」(出道片?),那時候我也持續寫著自己的技術部落格,就這樣,我也不管有沒有人在看,我每學一小時的新東西、就花另一小時把它寫出來,沒有停止過。
就這樣過了一年,那年我也剛好退伍了,離營後打開 Youtube 竟然發現我有了 103 位 Youtube 使用者訂閱,我實在太開心拉,竟然有 3位數的訂閱者,還有人在底下留言 “填坑啊,挖坑不填……”。我這一看,我只能說,我學習的動機直接爆增 3 倍,什麼下班沒動力再學、什麼技術好難要看好久才懂,這些以前不時出現的心態問題,因為這一句留言直接灰飛煙滅。
Youtuber 時期:「輸出」定義了我的「輸入」
我第一次深深體會到,「輸出」給了我多大的改變-無止盡的學習動力。
漸漸的,我的「用圖片高效學程式」頻道慢慢越來越多人看,我也為了能提供高品質的教學內容,每次我學一個新技術,我一定會學到我能講的行雲流水、一個觀念接著一個觀念,我才滿足。我不會應該看完一篇文章,就覺得 OK 了,因為只要我看完,卻無法很順利地自己講出一套,那代表現在這篇文章有漏洞,心裡一句話就是「不夠!」繼續找其他的,直到在我的一個影片單元中,我能坦蕩蕩地講完一個完整概念、甚至可以用一張圖快速教完,那才是屬於我的「輸入」的一個結束。
為了製造內容,我不僅想學的更多、我還想學得更深。
線上課程時期:強化版的「輸出」型態
隨著頻道的成長,我也陸續收到平台的開課邀請,而身為一位俗人,能將內容以付費的方式輸出,我自然是把握此機會。
不知道大家猜到了沒有,這個時期的機運對於我的 輸出式學習 又有何意義?
對於一個能夠讓我有所回饋的輸出,我的學習動機簡直就是爆棚。直接跟大家說,從開始準備第一堂線上課程開始,我學新技術的速度是以前的 1.5 倍,不是我學得更快了、而是我學得更帶勁。同時因為現在的內容輸出,不在僅是免費隨意分享,而是要對付費的人負責的,我也就有著要把內容搞的更完整、更系統化的目標。此時,我完成一個「輸入」的定義再次被重新定義。
大家可以試想看看,我這樣的模式任誰維持個 5 年,你怎麼樣也能變強,可謂「方法論大於個人行為」。
出書時期 (Now):【AWS 自學聖經】5大必學雲端主題・超圖解入門
線上形式的輸出,也讓我慢慢轉到線下。今年我參加了 2021 iThome 鐵人賽,並以「無限手套 AWS 版:掌控一切的 5 + 1 雲端必學主題」榮幸獲得本屆佳作,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以文章形式,認真製作的雲端技術內容。
特別令我意外的,是我約在第 11 天附近,就收到出版社的邀約,問我有沒有興趣做成實體書籍?我當時收到信,心想我都還沒寫完勒,但人人都有一個出書夢,如同我上面提過,身為一介凡人,我也想把握這樣的契機。
於是在 12 月 iThome 鐵人賽公布獎項後,我也順利的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AWS 自學聖經:5大必學雲端主題・超圖解入門」。老實說,我非常期待這次以書籍方式的「輸出」方式,會在後往的幾年中,帶給我怎麼樣的學習模式變化。
最後,因應在我此時期的階段,想在這邊邀請大家點擊下方書籍連結,進一步了解我的新書 :)
天瓏書局 「AWS 自學聖經:5大必學雲端主題・超圖解入門」:
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0776669
圖解內容 x 快速入門:15 篇圖解觀念打底
實務導向 x 升職必備:27 篇實作示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