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的世界中,品質一詞並不陌生,但團隊中一直在追求好的品質,但品質到底是什麼?怎麼樣才是好品質?
接下來透過我淺淺的經歷,來分享我自身的觀點,當然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主要是因為品質 不應該是簡單的結果論,也不應該是 0 或 1 的答案
它是會因為隨著整個團隊開發的週期、需求評估等,綜合所有的考量,才能拼湊出【品質】這塊大拼圖
但實際若要為產品的品質打個分數的化,也屬實困難,因為分數是非常難以衡量,要衡量的基底點在每間公司都會不盡相同。
我們理想中要就是品質當然是希望能滿分,讓使用者覺得這產品 安全、穩定、快速、便宜、美觀等等。
但現實中的想要顧好品質,往往會遇到以下這個圖片
這種說法當然不是個絕對值。
但先不多敘述此情況解法,因為怕會有點跳脫主題了,因為這會更傾向專案管理的部分了
回歸主軸,我們舉個實際簡單的小例子
大部分的企業產品都會有個聯絡 CS(客服的)管道,以便用戶可以反映使用情況。
當 CS 接收到這些不好 feedback 到底是怎麼處理的?
最簡單明瞭的方式的就會有 CS 進行追蹤且回報用戶的問題讓開發團隊可以進行修正優化
所以這種接受 feedback 並改善就是提升品質的方式之一。
【筆記時間】
所以想要好的品質,最少團隊間都需要有個共識是【品質由該產品所有相關人員一同協助提升的】。
上述說的【開發過程】通常其中或包含
甚至將產品上線後,持續觀察,持續測試,也都仍屬於品質的一環。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每間公司都不太一定,它是會隨著企業的 產品走向、用戶族群、組織規模大小、開發流程 都會有所不同。
我覺得比較簡單通俗的定義是,【至少產品要能夠滿足客戶得需求】
所以能藉由這個對品質的簡易定義,來檢視企業的顧客、顧客的需求、需求的滿足方式等等
藉由這些方式找到改善的點,同時再透過上述說的開發流程要點,整題的品質就能逐漸提升。
想要有好品質,它是非常漫長的一段過程,要透過不斷的調整、改善,才能往正確的方向走
但現實往往不會如此輕鬆
中間一定會遇到走歪的路,然後可能又需要停止流程,討論改善,再繼續,又走歪,再停止,再改善
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
【品質應該是由大家一同維護】
共勉之
番外記
當初我剛進現在的公司時,有個東西沒驗到細節,有個 Bug 被用戶反映出來
當時我非常內疚自責,跟其他人道歉說是我沒測到
結果有個資深工程師跟我說:【不用道歉,因為這個 Bug 是我們大家要一起承擔的,產品的品質是大家一起做一起提升】
所以我到後來一直牢記記住這句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