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必須要釐清,天氣資料應該要、在現況實際上也是開放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不允許天氣變成只有少數人才能取得,或是需要付費才能取得的資料,以降低資訊落差為主要目標。包含天氣預報、災害警示在內,我們應該要致力讓天氣資料成為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存取,使獲取天氣資料的成本越低好。
天氣資料是在政府開放資料中與我們最近的,也是最常會去主動查詢的資料。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都非常依賴天氣資料去做各種決策,因此我們也必須隨時維護和控管天氣資料的正確性。
我特別在開放程度的量表旁邊標註,是因為發現即便在台灣有非常龐大的天氣愛好者社群,但除了中央氣象局的觀測站資料,幾乎沒有任何民間氣象站的資料、或是即時觀測的民間災害處理應變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即時災害勘察,曾經有朋友說過他想要貢獻氣象資料,甚至人剛好在土石流災區附近,當時政府還沒有發現和處理。雖然我們有 119 可以幫助,但在這時候才發現,除了政府以外沒有民間單位能夠獲得即時災區資料,並協助救災或災難防治。在 Adam Conover 在 Netflix 上的影集 The G Word 上有曾經介紹 SKYWARN 民間龍捲風災害應變計畫,期望能夠即時回報當地災難情況並實地勘查,在最短的時間回報到中心。雖然台灣的腹地不大、人口密度也不低,但因為山巒比例極高,發生土石流等災害的情況也不可忽視,或許建立民間實地勘查回報單位會是個解方之一。
延伸閱讀:
The G Word with Adam Conover Ep.2 "Weather"
氣象資料開放平臺 https://opendata.cwb.gov.tw/index
中央氣象局儀表板 https://www.cwb.gov.tw/
劇烈天氣監測系統 https://qpeplus.cwb.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