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系統中,通常是由一個龐大數量的節點所構成的網路系統。
然而,在一個分散系統中,我們無法得知有多少惡意的攻擊者存在,加上多個節點同時間可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無數的交易。若沒有一套機制來確保交易的順序、安全性、穩定性、與容錯能力,那整個系統便失去意義了。
因此,共識機制就被設計出來解決這個難題。
選舉就是一種共識機制,比如今年火熱無比的縣市長選舉,要選出市長,自然就需要選民們進行投票,而投完票後,以「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的策略,決定出誰最終成為市長。
而在以太坊中,至少需要有 66% 的節點同意以後才能建立共識。
共識機制就是一套規則,定義了在什麼樣的條件或限制下,讓整個網路都同意某個共識的方法。
共識機制通常定義了:
以太坊在 The Merge 之前跟比特幣(Bitcoin)一樣,都是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的共識機制。
而在 The Merge 後已經改為權益證明(Proof-of-Stake)的共識機制。
在接下來的幾個章節,我們會依序介紹什麼是工作量證明(Ethereum 1.0 的共識機制)與權益證明(Ethereum 2.0 的共識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