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面的文章「Day 18 【習慣培養】輸入 - 聽、看」中提過,看動漫也是一種觀察的方法!
通常動漫角色的人物刻劃都很鮮明生動,你可以從角色的時空背景、經歷、性格,來揣摩「他為什麼做了這樣的決定」,或是「如果是他,可能會怎麼做」。
許多人會想問:如果我的練習作品就只有我一個人,人物誌都是我假想出來的...那我怎麼知道這個角色是不是真的存在?我怎麼知道我的假設是不是對的?一個人,需要做人物誌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對人物誌的想法吧!
人物誌,引用自維基的說明:
人物誌(英語:Persona)又稱使用者畫像,由阿蘭·庫珀提出,是一種在行銷規劃或商業設計上描繪目標使用者的方法,經常有多種組合,方便規劃者用來分析並設定其針對不同使用者類型所開展的策略。
人物誌當中,簡單者可能僅具有年紀、職業和一段基本敘述,複雜者可能具有人口、態度、收入、使用物品、喜好與行為方式等等具體描繪的事物。一張人物誌的人物名稱,多半都是虛構的,且名字簡短,可讀,容易記憶。人像有時採用素描人像的方式,有時則以接近的圖庫模特兒取代。
目前人物誌的方法也廣泛用於軟體設計、廣告設計、新科技開發與新市場定位等領域。其最著要的用處還是將人物角色接合市場區隔策略之後,帶出說服力。經常對最終規劃決策有幫助。例如服務、產品與互動空間上都能引導出有效的討論,對於大型專案如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軟體工程開發,則可以使得開發方向有一個具體目標,人物誌的方法已經被認為是互動設計的一部分,且在網路行銷規劃中是一常見的名詞。
基本上,他就與上一篇所講的一樣,是一種 用來凝聚團隊共識的工具 之一,當對這個虛擬角色的設定輪廓越清楚、明確,團隊在製作方向上也能越統一,因為大家對自己產品的用戶描述是一致的。人物誌通常也會有數個~
可以放,但他僅是一個加分項,不應該是你作品的主軸。
畢竟如果是練習,真的無從驗證,但至少~你有嘗試去練習如何製作一個人物誌!
另外,會設定這樣的人物誌,你肯定也有你的想法與初衷,如何貫徹你想解決的問題,你的思維才是這項作品的重點!
人物誌既然是一個「討論的工具」,一人假想的角色就沒有起到他的作用了,但練習是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我自己覺得不用太過在意作品裡「該不該」出現什麼內容,把你認為最好的一面都呈現出來,即便那只是你練習的軌跡,不是正式專案!
當然,實際的專案肯定是更有說服力的,因為你會遇到的問題和你自己練習時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會不同~但沒有開始,哪來「實際專案經驗」呢?
積極做下去!緣份自會引領你的!(前提是要開始嘗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