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船長繼續講古,就從之後瀏覽器的發展開始講起吧。
— 我是分隔線 —
Google 執行長艾立克·史密特有六年時間都在反對開發網頁瀏覽器。他表示:「當時 Google 是一家小公司,我不想在瀏覽器大戰中輸得鼻青臉腫。」但是經過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賴利·佩吉聘用了幾位 Mozilla Firefox 開發人員演示 Chrome 的原型後,史密特承認:「這太好了,我不得不改變我的想法。」
2008年,Google 推出 Google Chrome 瀏覽器,與開源專案 Chromium,自此Internet Explorer開始衰落。
2013年,Opera放棄自有的Presto彩現引擎,改用Chromium系的Blink彩現引擎。
2015年,微軟在Windows 10中內建了新開發的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並逐步放棄Internet Explorer,但到2020年1月,Microsoft Edge也開始改用基於Chromium開發。
最初是由 KDE 開發的 KHTML,而蘋果分支出 WebKit,並成為蘋果裝置的常見引擎。除 Safari 外由於 App Store 的政策,因此所有 iOS 瀏覽器皆以 WebKit 為底。
看看 Chrome 發生了什麼事吧,Google 開始不斷作惡,再加上 Google 對於 Manifest V3 的決定,造成對於擋廣告的能力下降。
原本以 Presto 作為引擎,由 Opera 7.0 至 12.18 版本所使用。結果竟自廢武功,決定以 Chromium 為基底開發,於是 Presto 引擎就這樣,與 Opera 精神一同消失了。
幸好後來 Vivaldi 的誕生,還是有稍微保住最後的精神。
你說 IE?別傻了
←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