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Modern Web

大叔什麼都想學之 Low-Code / No-Code (LCNC) 從 0 到 ∞系列 第 7

練習:規劃 LCNC 創意中心、定義核心工具以及制訂準則

  • 分享至 

  • xImage
  •  

從本篇開始會針對實作工具做學習,
所以需要先定義之前提到的創意中心與核心工具,
事先聲明,這篇只是我個人從理論中,
假想中小企業現實條件,得出的一些控管方法。


本篇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檢視公司現況

假設有一間中小型企業組成如下:

  • 設計部
  • 行政部
  • 研發部
  • 專案部
  • 產品部
  • 業務部
  • 行銷部
  • 總經理室

職能區分:

  • 前端工程師
  • 後端工程師
  • MIS
  • QA
  • UI/UX 設計師
  • 專案 PM
  • 產品 PM
  • SA
  • 業務
  • 行銷
  • 人資
  • 會計
  • 行政
  • 客服

以最適必要資源,組成創意中心

由 UI/UX 設計師發起擔任導師,
在沒有資料分析師或資料科學家等專職時,
尋找對資料管理且 LCNC 有「較高」興趣的後端工程師。

核心一:挑選資料中心

錢難賺,說到底中小企業本來就沒什麼錢,所以基本上都回追尋 CP 值最高的,
所以這裡直接假定所有東西都直接使用 Google Workspace 一條龍服務,常見包含:

  • Google Chrome
  • Google Sheet
  • Google Docs
  • Google Slide
  • Google Form
  • Google Drive
  • Google Calendar
  • Gmail
  • Google Chat
  • Google Meet
  • Google Analytics
  • Google Ads
  • Google Tag Manager
  • Google Search Console
  • Google Task
  • ...

基本上我們可以 Google Sheet 為資料中心
而 Google 其實也有幫我們先自動化串接了很多事情,
在還不需要使用自動化串接工具時,就可以先有一些基礎使用。
例如:

  • Google Form 與 Google Sheet 可以互相生成
  • Google Calendar 有自動產生 Google Meet 的連結
  • Google Sheet 跟 Google Doc 也都可以在文件直接開啟 Google Meet
  • ...

而 Google 也可以有各種擴充程式或外掛程式可以使用,
例如 Google Chrome Extension、Google Worksaoce Marketplace、Apps Script。

而風險最大當然就是 Google 倒閉,所有工具就都要被迫轉換,
但至少近期看不到這個跡象,
頂多就是有些被唾棄的服務關閉,
但只要是日常生活會用到的,應該是不會輕易的壞掉才對。

另外最好就是公司也有自己的資料中心,
可以跟 Google Sheet 同步,
這樣之後可以進行更多樣化的操作,
就需要跟工程師討論怎麼做這塊。

核心二:挑選自動化串接工具

根據「3 款 NoCode 自動化工具推薦給你!」這篇文章,
因為最終目的是想要讓人人都可以開發,
但是也想培養非 IT 人員有程式基礎、減輕 IT 人員負擔、更要培養全員 UX 意識,
自由度也不能太低,之後就選擇 Make 來當作自動化串接工具。

根據官網介紹,Make 使用情境視覺化、提供多樣範本、付費也稍微便宜,
穩定性也還OK,一些常見問答、文件、教學課程也都備齊,Roadmap 暫時找不到,但是他們有提供Idea exchange 頁面,讓大家把想法留下與討論,可能會藉由此回饋納入 Make 的 Roadmap。

大不了就是這三家誰不行了就換另一家,無礙,只要資料是自己的,
而且基本上串接平台一定都會跟 Google Sheet 串接,只是有多深入的問題。

另外,在還沒有決定自建系統的平台時,
Google 服務與 Make 就已經能達成很大的效益了。

核心三:挑選自建系統的平台

這裡就先不做任何考量了,直接使用 Google AppSheet 作為實作練習平台。
AppSheet 也可以做到自動化串接、製作表單等等的功能,
所以等實作之後再回來補上心得。

準則

  • LCNC 文化與敏捷開發一樣,需要凝聚向心力,大家共同努力,針對最終目標價值有同感
  • 人人都可以開發,即便是個人需求
  • 使用者有必要時,尋求 UX 設計師建議,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與工具
  • 僅限公司內部使用的應用程式,使用 AppSheet 開發,建立統一的環境
  • 可開放外部使用的應用程式
    • 各部門單位可自行評估效益是否使用
    • 若內容涉及公開發布,建議有審核機制,不論是透過系統或人工檢視
    • 使用前先詢問大家,是否已有團隊使用過或正在使用
      • 創意中心如果可以,收集大家正在用、有用過、試用過的各項資訊
      • 若同一個服務且彼此資料會流通,創意中心可以判斷是否由創意中心管理
      • 或是只要在兩邊的服務裡,新增創意中心的管理員帳號在裡面,避免最後沒人管
  • 自動化串接部分
    • 不論內外部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有自動化,以該自動化為主,以達產業專門領域服務效益最大化,使用單位自行評估該自動化成本。
    • 不足之處使用 Make 串接,以達最大 LCNC 效益,也可降低使用 Make 成本。
  • 與權限有關的,規劃好後請教後端工程師檢視看看哪邊會不會出問題,找出隱藏的風險。
  • 資料以資料中心為準,以便資料的一致性。

小結

三大核心要花的錢,
如果 Google 是透過經銷商,
根據網路上的方案,Workspace Business Plus 大概是一年 7000 元,
Make 推薦的版本大概 500/月/位,一年 6000 元,
AppSheet 推薦的版本大概 320/月/位,一年 3840 元,
如果有經銷商就跟經銷商買,可以享有教育訓練與疑難雜症支援,還有開發票問題(國外的服務價格不知道有沒有含稅或含多少稅),
所以算下來大概 17000元/年/位 吧,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假設 50 人公司,一年大約就要 85 萬。
所以在導入 LCNC 的時候,
確保大家是富有熱情且願意付出心力建立良好環境,
越是投入,越能發揮出遠遠大於 85 萬的價值,
直到 LCNC 能提供的價值、CP值沒那麼高時,再尋求其他方式。
(這裡僅止於討論這三大核心的價錢,且沒有計算其他成本,例如超過使用範圍或各部門單位自行使用的服務)

重申一次,因為我沒有真正跑過,
這篇只是我個人從理論中,假想中小企業現實條件,得出的一些控管方法。
如果之後有機會應用在職場,會回來再次修正內容。


上一篇
定義 LCNC 核心發展工具
下一篇
練習:自動化串接工具 Make - 註冊後第一次基本使用
系列文
大叔什麼都想學之 Low-Code / No-Code (LCNC) 從 0 到 ∞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