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網路現在基本上算是很完善了,心情激動之餘也想著應該沒有新東西需要設定了吧?結果故事往往就是在 Ending 之前出現了續集,那就是我原本買給我媽媽的準系統她不要了 QQ。
還記得那是個狂風暴雨的夜晚,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家中,就看到媽媽表情嚴肅的坐在沙發前等著我回家。「媽媽?不是說不用等我回來了嗎?這麼晚了你明天...」正詢問著為何還不休息的母親問題的我被粗暴地打斷了,「不是媽媽在說你,每次給我的電腦都會用一用就壞掉,你看,現在電腦又打不開了,媽媽這樣怎麼做事啊?」,聽著母親的抱怨,已經身心俱疲的我也不耐煩地回到「不要用不要用!我換一台給你,這台我帶走用...」。就這樣,當我返回宿舍時,身上多了一台準系統。(母上大人拿了一台電競筆電當桌機用,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看著桌上多出來的小電腦,一瞬間也實在是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已經有一台筆電跟一台 Windows 桌機的我,打遊戲也不會想用這個沒有辦法裝顯示卡的迷你電腦玩,工作的東西也都在筆電上沒什麼用小電腦的理由呀?這台電腦到底可以幹嘛呢?「裝成 PVE 啊,直接裝成 PVE 當 Server 用呀。」背後又飄來學長的聲音,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窘迫,他直接給了一個方案。「剛好我們的筆電現在是 arm 架構很多東西沒辦法跑,你就跑一台 PVE 直接用來做測試比較快吧。」聽著學長的說明,我打開了電腦開始下載 PVE...
不免俗來介紹什麼是 PVE,PVE 的全名是 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是一個 Open-Source Virtualization Platform(開源虛擬化平台),是一個基於 Debian 所開發的伺服器虛擬化平台服務,你可以想像成他就是為了虛擬化而存在的 Operation System,跟常見的 VirtualBox / VMWare Player, Workstation 這種需要運作在 OS 的虛擬化應用來說,虛擬化的層級更低,因此相比一般在 Host OS 上另外在做虛擬化的系統來說,虛擬化的效能更好。
一般來說,當我們完成電腦的零件組裝之後,為了更好的使用設備會需要靠 Operating System 也就是作業系統(例如 Windows / Mac OS 等等),而這時候,所有的硬體資源都會由這個 OS 做使用跟分配。這樣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今天我們只有一套硬體設備,卻又希望可以測試不同的環境或者運作多種服務呢?這時候硬體資源就不可以全部都被一個環境所取得,需要做其他狀況的分配,而這樣的概念就叫做虛擬化。
Hypervisor 虛擬化引擎應運而生,Hypervisor 可以想像成虛擬機的控制平台(或者引擎),所有虛擬的作業系統都會安裝在 hypervisor 上面,而且由 hypervisor 去控制硬體(換句話說 Guest OS 並不會直接觸碰到硬體資源)
而 Hypervisor 會因為安裝的位置而分成兩的類別
而我們要使用的 PVE 就屬於 Type I 的虛擬化。
那有鑒於 PVE 精美的全 Web 化管理介面、多種方便好用的功能,我們就開始將準備我們的 PVE 吧!
首先我們先準備一個 static IP 給 PVE,因為身為一個會有直接連線需求的 Server 服務,如果交由 DHCP 分配動態 IP,很有可能因為時限到期或者 Server 關機之後,原本的 IP 被 DHCP 所釋放出去,雖然這個機會不算太高,但為了設備服務的穩定我們就直接設定 static IP 192.168.50.252
了。
那 IP 等東西都準備好了之後,讓我們開始準備安裝吧!
由於我已經安裝過了,接下來的說明跟截圖都會用 VM 示範,基本上完全相同,不用切換。
Graphical
跟 Console
的差異就是有沒有漂漂亮亮的 GUI 畫面而已(這個白底),所以是電腦設備狀況選擇,基本上直接 Enter 即可
Taiwan
即可,Timezone 選擇 Asia/Taipei
(理論上順利都會由系統自己檢測出來),鍵盤配置的部分就隨意選擇,但一般來說就是 U.S English
192.168.50.252
,其子網域歸屬於 192.168.50
因此 CIDR 表示法為 192.168.50.252
/ 24
。192.168.50.254
192.168.51.53
(這個地方是因為我有在 PVE 裡面開 DNS Server,一開始我是先選擇預設跟 Gateway 相同,或者也可以先設定成 1.1.1.1
或者 8.8.8.8
,這部分我們後期會調整。)那到這邊我們就完成安裝啦,明天讓我們聊聊我到底希望怎麼調整跟設定這台設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