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主要用於描述流程進行。可以參照wiki: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4%BB%E5%8A%A8%E5%9B%BE 。
我個人習慣在功能規劃流程過程中,activity diagram 會歸屬於use case下,像類似降子的結構:activity diagram 為該項 use case 的流程描束。
一樣會先當草稿做,僅量把心中想的商業流程具體的描繪出來,方便當討論素材,與日後可以反覆審視用。一般會看activity diagram的人,都是資訊人員或工程師,若草稿若太簡略,就沒有什麼審視的用圖,還不如就Mind Map/XLS 幾個重大項目標記一下就好。
而如果正式文件有需要,就另外畫一個,因為正式文件都會有特定的格式,讀者,或是部份項目的重點說明(商業機密對外不用寫太清楚阿)。如果本身對於要表述的內容、流程、和UML工具熟悉的話,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
在繪製 activity diagram 圖,我習慣用角色,系統分欄,也就是延用 use case角色定義,再加上商業流程處理,類似什麼人做什麼事的概念,例如這次做的初版:
描述作業順序,僅量在輸入/顯示資料時,把必要欄位寫上去(不一定要寫在action上,用註解也是好方法),這樣就不用再去翻會議紀錄,或其他文件。
activity diagram 除了可以畫操作流程,也可以做高階(概念性/SA/SD)的資料流處理邏輯說明,而在商業邏輯應用上,還有sequence diagram 圖可以選擇,這我是通常用於實作時使用。
在這次的功能裡,會想套用cache來處理,資料cache可以降低DB的存取頻率。現在的雲端服務,依使用量計價,連DB不同台也是會產生網路流量。若是雲端DB服務則是計次算錢,不常變動的資訊,cache起來,系統越多人用,就減少更多I/O傳輸的成本。
activity diagram 除了可以用在系統分析設計的過程中,另一個較常用的情境,是拿來畫工作流程SOP。SOP通常比較簡短,也通常要弄得比較美,一般使用pptx 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