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終於來到最後一篇,雖然實際的專案目前還是在開發中,但是經過了三十天的短步快跑,藉由將一個產品開發的全面視角檢視,才會發現到原來每一個專案的環節很多,而且都是環環相扣的。
就像是下面我從一開始的規劃,到實際上成形的架構演化,可以看到在現代的雲服務快速推展之下,很多以前需要大費周章建制的面向,都可以減少重複但冗長的建構期,可以快速驗證產品的創意。
初期
最新
在每個產品成形的初期,不管是 startup
或是僅是 side project
等級的驗證,成本的計算應該都是必須
要被考量的範疇,只是你可以針對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標準去看待。
以初期的狀態,可以大約設定成 MAU
1000 人的規模去計算
所以在上面的架構中,可以分為幾個區塊:
總結下來只要大約 15 USD/month 以內的預算,就可以有 prodcution ready 的服務可以使用,所以在這時代製作產品的成本甚至製作時間都是已經大幅降低,已經不是夢了!
30 天內密集的研究並且執行 Proof of concept
,猶如回到了當初在準備大考的考生一樣,有著明確的時間表,而且不斷推著你往前。特別感謝我的組員們每天的加持,才可以有源源不絕的燃料,才得以產生出滿滿的 Idea
出來。
所以要特別介紹一下隔壁的組員們
如果你是作為 Front-end Engineer
起步的你,想要知道目前真實的 Web 實務的挑戰與目前最多人討論的全端架構
,那在這邊絕對是一覽無遺,這不只是一般 Blog 文章會用到的 mock
範例,而是實際第一線從業人員會遇到的情境 (技術債除外)。
與其買出版即過期的新手教學實體書,為何不來直接來吸收,最接近當下的開發觀念呢?
雖然在網路上技術的介紹文章如雲,但是都幾乎是在新手上路的範疇去討論,實際上深度實戰的文章卻是寥寥無幾。在這個系列中,我覺得更適合有幾年經驗的 Back-end &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因為只有痛過才會學到教訓,類似的經驗累積不容易。
實際上的第一線就如同戰場上的壕溝一般,不斷的要打帶跑還要維持好自己的任務,這已經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所以針對複雜的系統,足夠的透明度絕對是現代開發的浪潮中,很重要的課題。你不一定需要 MicroService
,但是你一定要跟 Observability & Montioring
成為畢生的好朋友,從這系列開始吧!
最後我就以 Sam Altman
說過的一段話收尾,給在這條路上的人
If you don’t love and believe in what you’re building, you’re likely to give up at some point along th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