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我畫的 OwO
在往下談及如何現形開發流動前,今天先來談談現形的概念與方式吧!這邊用的是「現形」,但看過〈前言〉的封面圖時,應該會發現我用的英文單字依然是 Visualize,也就是常講的視覺化。但要較真的話,對我來說,現形是阿巴拉象成效,視覺化是一種手段。
Credit: 取自《使用者故事對照》
在我一直滿喜歡《使用者故事對照》(User Story Mapping)一書裡的其中一個插圖(如上),它描述了在群體溝通時,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困境——我以為我們認知都一致,但其實不一樣,但發現時已經太晚了。所以透過把認知視覺化出來,或許就有機會提早發現並且調整。
Credit: 取自《使用者故事對照》
同樣的,開發流動真的就如盲人摸象一般,每個成員看過去的角度都不一樣,唯有一起共同維護一份全貌,把彼此看到的資訊都揭露出來,才有辦法達成共同的理解。無論是進度、團隊狀況、需求流動的順暢度等等,沒有視覺化這些抽象的認知,將其現形在工作環境裡,那就永遠會有資訊落差與意外的發生。
前面提及,Scrum 就是透過產出物將透明這這個產品的待辦項目與優先序、Sprint 期間要專注的範疇、以及目前的進度與成果,這就是有現形的好處。
而現形又應該以直觀好懂的形式出現會更好,這樣會更容易去檢視這份資訊產生洞見,比如說:
好懂之餘,資訊的容易取得方式也是一個重點,資訊本身越主動傳遞出來,會比等著開發者去查找要好,這樣的存在感越重,越容易去利用資訊。比如說:
這邊就可以介紹一個從《Kanban in Action》所學到的一組比喻——資訊冰箱與資訊暖爐
資訊冰箱
Credit: 我畫的 OwO
小時候,總有個習慣,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冰箱,彷彿裡期待裡面會有什麼驚喜等著我一樣。長大後,雖然也會有樣的行為,但是隨著冰箱在廚房的角落,以及買來東西越塞越多後,就越少會主動開冰箱,然後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容易放到過期而沒被發現。
而資訊冰箱正是這樣的概念,比較勤奮的會像我一樣,每天上工時就開個冰箱去看有什麼資訊是我該更新或需要知道的。但更多情況是,把資訊丟入冰箱後,就放著了,也很少打開來看,甚至越堆越多,能夠獲取的難度提高,這樣再有用的資訊,都難以展現其價值。
典型的資訊冰箱,就是數位化工具。歷經疫情時代後,好處是我們開始用數位工具紀錄以前不一定會紀錄的資訊,甚至能跨地使用,但相對的,資訊也被藏進了資訊冰箱,沒有透過一些機制,這些資訊很難再被意識到可以去利用。
資訊暖爐
Credit: 我畫的 OwO
在以前天氣還沒有那麼炎熱時,冬天在寒流來是總還是會有冷到瑟瑟發抖的時候,家裡也會將暖爐拿出來放在客廳。每次經過時,總會不自覺的停下來感受其溫暖,與之相處。如果隨著氣候暖化,暖爐已經逐漸從近年的生活中離開,難以共鳴,那我想用冷氣作為類比,也是一樣的道理吧。在炎炎夏日,走在馬路上,遇到有冷氣散發出來的店家,總會不自覺的走慢一點,或者就乾脆走了進去。
資訊暖爐就是這樣的概念,資訊是主動向開發團隊散播的,不用再做任何動作,經過時就會得到這些資訊。向暖爐的輻射一樣,經過就會感受到,越接近越有效果。
而實體牆就是典型的資訊暖爐的實踐,又或者永遠保持開啟的螢幕畫面也有同樣的效果。暖度比較弱的,可能就會是來自於通訊平台的各項通知,比如說一直叫個不停的 Slack 通知訊息。
Credit: 我畫的 OwO
其實這兩種電器,也無非就是代表著資訊透明與傳播的兩種概念。資訊暖爐,會將資訊不斷的輻射出來,讓經過的人下意識地接受到,並且因好奇而開始聊解更多。資訊冰箱,則是必須得主動的去問、去打開,才會達到更多,如果不去做點什麼,那些資訊就會凍在冰箱裡,不會再擴散。
但是不是所有資訊都該如資訊暖爐一樣,不斷輻射而來,這樣可能會造成雜訊。有些我們平時不用關注的資訊,就放在資訊冰箱即可。確切來說,應該讓資訊以豐富度高、更好懂的形式作為資訊暖爐;而比較原始、細節的數據,可以透過某些自動化機制查找,則放在資訊冰箱就好。這個概念我後面會再多提及。
這種權衡,就很適合拿來探討數位化工具與實體牆哪個好的爭論,讀者可以先想一想,你怎麼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