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4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0

第 23 章:現形開發流動,然後呢?

今天來到了本系列的最一天,用了 29 天的篇幅探討了如何善用工具現形開發流動,無論是流動順暢度、開發流程、需求生命週期,都在這一個月內,陸續分享了現形方式,提高了開發流動的透明性。

現形了這些開發流動,然後呢?

於是三者構成了一個循環關係,透過現形需求生命週期,了解到了目前需求的邊界與其來龍去脈,能用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開發流動;並以聚焦的邊界去透過現形流動順暢度,以數據為基礎,識別開發流動的現況與趨勢;最後以此資訊,提出改善方案,透過現形開發流程去執行與改變在需求的生命週期上,成為一個循環。如此逐步地讓開發流動越拉越順暢,達到團隊想要的境界。

Dev-Flow-72

有別與以往,可能會在 Sprint Retrospective 中單純透過事件、想法去討論下一步的改善行動。現在有了數據的支持,團隊可以更客觀地去詮釋目前的狀況,發現單靠回憶難以發現到的特爭。以數據發現症狀(不預期的流速),以此去挖掘病因何在(不合適的開發流動),數據會驅動改變。

但是有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且在前面一再強調的是,數據與其衍生出來的指標、圖表,都只是用某個視角切入去看待現在開發流動,並沒有任何一個方式可以直接看到全貌。

最忌諱的是直接透過某項指標去判決團隊的狀態,並要求一定要達到某個數值。這通常就會導致局部最佳化的發展,單看某指標是達到了,等整體的系統卻劣化了。比如說過度強調 Velocity 每週要有 8 點,那團隊可能迫於壓力之下,就會改變估算的方式,可能是膨脹每個 PBI 的工作量故事點。

數據應該帶來的是協助判讀整體狀況,綜合多項指標、圖表,以及團隊在這段期間發生的事件、互動,去探討整體的脈絡,再去假設問題,提出改善行動去實驗,監測預期要改善的指標的趨勢走向,這才是比較健康的狀態。

第 24 章:總結

至此,本主題想要分享的概念與實踐經驗算是有一個初步的樣貌。在這裡進行總結,期望讀者能更深入了解筆者預期要傳達的原則。

工具的使用方式,應該聚焦在要透明的資訊是什麼

本系列有滿大的篇幅在講工具的使用方式,尤其是在流動順暢度的篇章中。在使用數位化管理工具時,不用被工具本來提供的功能與方式侷限住,重點是當下聚焦要透明的資訊是什麼。想要有 PBI 狀態的區隔?那就自己建立分隔線來區分吧!想要能夠提醒 PBI Age Time 的功能?那就透過自動化去建立吧!

但是想要的功能在當前的工具真的難以實踐,嘿,一個工具不夠用,你有試過用兩個工具嗎?跳脫被工具 All in One 的綁架,工具是工具、資訊是資訊,工具只是協助團隊管理資訊的工具,而不是唯一使用資訊的管道。嘗試將資訊背後的數據抽出來,用適合的工具去實現自己想要的呈現方式,才是應該要有的思維。就如同本系列將數據從 Jira 抽出來,用 Google Sheet 去做後續的計算與繪製一樣。

這個概念也是本系列文章的起點,當初 HWDC 投稿的主旨:「誰說工具只能這樣用?重點是你想要透明的資訊流是什麼!」

數位化與實體化工具之爭?

本系列礙於篇幅,只有在第 03 章現形的方式有提到,在這個面向傳達的可能不夠深刻,在這裡多分享一點。

自從看了《Kanban in Action》後,筆者就對於資訊應該盡量用實體的方式去呈現,將其擴散出去這件事非常看重,而在 T 社的工作的環境的確也很適合這麼去做,也崇尚這樣做。

但隨著疫情時代開啟了在家工作的模式,數位化工具因為異地協作興起,漸漸的團隊成員都開始習慣使用數位化工具去協作,甚至疫情結束,回到辦公室上班之後,也就維持了這個習慣。當身為 Scrum Master 建議團隊要善用實體牆視覺化相關資訊時,開始會受到原本沒有的阻力:「這樣要紀錄兩個地方」、「實體的話沒辦法留下紀錄」、「用打字的比較快」,甚至當初在釐清 PBI 的需求,習慣面對面搭配白板書寫的討論方式,也變成一群人看著投影幕與電腦螢幕去進行。

經過了好一段時間的輔導,團隊開始嘗試拾回原本實體化的實踐,才又開始感受原本已經遺忘的好處,並且持續實踐。其中也包括了團隊遇到了變化非常快速的開發情境,透過數位化工具的操作,其實相對並不直覺、更新上很是麻煩,資訊也難以擴散,成為了回歸實體化的推力。

最後,在實體化與數位化兩者之間的工具使用、互動方式中,逐漸取得了平衡,筆者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兩者並沒有衝突,反而能夠各司其職。

數位化工具的好處在於自動化與易於儲存資訊,並且有隨時隨地都能讀取的特性,那就讓它成為開發流動中的資料中心,將詳細的資訊都往裡面丟,並透過其他工具自動化計算指標與產生圖表;實體化工具的強項在於互動性直覺、資訊擴散力度大,那就讓它成為平時團隊需要即時互動的方式,比如說討論、Task Board、Item Level Kanban,並善用其特型作為索引與即時記錄的方式。

不再只是「要將資訊紀錄兩個地方」,而是兩個地方各有其意義。紀錄資訊的介面是可以混編的,用實體化降低紀錄門檻,用數位化提升儲存效期與可以再利用的程度。

對筆者來說,不再有所謂的數位化與實體工具之爭,而只有數位化與實體化工具協作之美。

產出物與透明性

本系列的標題,用「現形」(Visualize)作為動詞去貫穿者個主題,這是有其意義的。

在 Scrum Guide 裡,指出 Scrum 有三本柱,分別是透明性、檢視性與調適性,三者是相依關係,有足夠的透明性,才能有越接近全貌的檢視性,才能能產出合適調適性的行動方案去改善,解決問題時,也提升了透明性與檢視性。

而 Scrum 中是如何提升透明性的?就是利用 Product Backlog、Sprint Backlog、Increment 這三個產出物(Artifacts)。這三者分別提升了產品要開發項目的範疇與排序的透明性、當前週期要專注的範疇與進行狀態的透明性、目前開發進度與對於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透明性。

但是在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需要提升透明性的不只有這些面向,在開發的實務經驗中,仍然受到許多資訊未透明後產生的溝通問題所苦。

儘管 Scrum 只定義了核心的三個產出物,不代表不能再有更多產出物協助提升透明性。既然團隊有更多透明性的需求,那就聚焦在要透明的資訊,將其一一透過各種產出物去「現形」吧!

但在產品開發中,又可以現形些什麼?於是本系列就以開發流動的視角去切入,探索開發流動能現形什麼?並以流動順暢度、開發流程、需求生命週期去展開這個話題,期望能帶給讀者不同的想法與收穫。

透過數據判讀,而是不是用做直接判決

提升了透明性,下一步就是該如何利用?在上一章提及應該是透過數據判讀,而是不是用做直接判決。而如何判讀這些數據,仍然是本系列文章來不及加以著墨的,這部分更適合用真實情境做案例研究,透過產出的圖表,搭配系統思考去詮釋。期望未來有機會搜集更多案例,去識別化後再與各位讀者分享囉!


上一篇
如何現形需求生命週期?——現形協作的關係
下一篇
完賽感言
系列文
善用工具,現形你的開發流動31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