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進入一間公司,若它非常注重使用者體驗,並且重視研究,讓設計師能夠每天沉浸在使用者需求中,這聽起來當然是很理想的情境。
然而,在北美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除了那些在核電廠、風力發電或是深層金融領域工作的設計師,並且這類設計師通常需要具備碩士學歷和人機互動及心理學的背景,才有可能像課程和書籍中描述的那樣,擁有完美的設計流程與細節測試。
這些領域的設計影響巨大,因此要求更高也能理解。而如果研究過設計史,就會發現許多著作和理論書籍都是由這類背景的設計師所寫,這些書往往會塑造出一種完美的使用者體驗流程。
然而,市面上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設計書籍,只是這些內容在台灣的環境中討論得較少,大家往往拿那些完美的鑽石流程來衡量公司是否重視使用者體驗。很多新創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都非常考驗設計師對於使用者研究是否能夠彈性變化。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並沒有大量設計資源,但我完全理解每年公司對於投資重點的決策。
第一,投資內容。商業世界是殘酷的,即便產品使用者體驗再好,如果內容無法吸引使用者,產品也難以生存。這也是商業決策和研究者所談的「使用者體驗」的最大區別之一。內容才是王道,因為我們與行銷團隊多次合作推廣內容、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只要內容足夠吸引人,即便使用者抱怨體驗不佳,還是願意忍受。
第二,設備投入。作為資深產品設計師,我們必須理解設備在產品運作中的關鍵性。不管是直播還是串流,要確保低延遲和流暢體驗,背後的基礎設備需要大量投資。如果產品啟動需要等待 7 秒以上,與一個幾乎無延遲的產品相比,使用者體驗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第三,雲端儲存空間。使用者流量並非均勻分布,而是集中在特定時間段爆發。這時候如果雲端空間不足,產品將無法正常運行,這與使用者體驗直接相關。
第四,測試設備。產品規模一大,小小的 bug 都可能影響整個使用體驗。因此,測試設備的投入是必要的,避免關鍵時刻出現重大問題。
第五,開發人員的投入。台灣很多企業會更多投入在開發上,這點在產品剛起步時完全合理,因為沒有開發,連數據和體驗都無法談起。但隨著產品成熟,這些投入必須平衡,否則設計和使用者體驗無法提升。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不做使用者研究了呢?其實不是的。儘管資源有限,仍有許多經濟實惠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使用者研究。並不需要每次都進行非常系統化的流程,才能獲得有價值的 insight。
此篇文章也提到這件事:
is that even without systematic user research: you often find nuggets of design gold from listening to user comments
Watch What Users Do, Don’t Listen to What They Say: Revealed Preferences vs. the Query Effect
因此,不要被過度系統化的使用者研究框架限制住你的設計思維。
總的來說,雖然理想的設計環境是有完備的使用者研究資源,但現實中的產品設計師往往需要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靈活應對。透過理解商業決策和用戶需求,我們仍能通過彈性的方法,持續優化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