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領域,成為一位資深產品設計師意味著不僅僅是提升技能,更是肩負著跨職能協作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再只是追求美感或單純滿足使用者需求,而是需要理解並平衡技術限制、商業目標以及使用者體驗,讓設計成為推動產品發展的核心力量。
這裡我將分享一些資深產品設計師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掌握的核心思維和技能,讓我們探討如何在平衡各方需求的過程中,實現真正的創新設計。
許多人認為設計師的創意應該是無限的,但實際上,設計往往受到技術限制的影響。在我之前的工作經驗中,我曾經參與過許多專案,發現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如果缺乏溝通,會導致許多設計方案無法落地。
例如,在設計一個串流影音平台的使用者介面時,我們的團隊曾經將影片播放嵌入在彈出視窗(popup)中,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設計,但技術上需要考慮到多重因素,如 SEO、使用者體驗、URL 結構等等。最終,我們決定重新設計資訊架構(IA),讓每一個頁面都有專屬的 URL,這不僅提升了搜尋引擎的效能,還讓使用者體驗更加順暢。
這樣的例子提醒我們,技術限制其實可以成為激發創意的契機。設計師必須與工程師密切合作,理解技術框架的可能性與限制,找到在資源和技術約束下,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商業需求是每個產品背後的推動力。作為資深產品設計師,我們必須不僅關注設計的美感和易用性,還要確保設計能幫助公司達到商業目標。
在我之前的公司,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設計師與行銷團隊、產品經理 (PM) 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結果設計的方案無法支持公司當前的商業策略。譬如說,我們設計了一個功能,以提高使用者參與度,但這個功能並沒有考慮到背後的營收模式,最後導致整體效能低於預期。
這讓我意識到,設計並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每一個設計決策的背後,都應該有明確的商業邏輯支持。我們必須與商業部門進行密切溝通,確保我們的設計能夠支持公司業務目標,並通過設計來推動產品的市場表現。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對設計師的重要性。作為資深設計師,這一能力尤其不可或缺。我們必須不斷審視自己的設計是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並且要敢於挑戰既有的假設。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我曾經在設計一個會員管理系統時,發現許多使用者無法輕易找到「帳號設定」這一功能。我一開始認為這只是簡單的使用者經驗問題,後來在進行數據分析和使用者回饋後,我意識到問題在於功能的標示不夠明確。我們最終透過修改文字和重新設計介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並且隨後的數據顯示使用者的困擾大幅減少。
這樣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批判性思維不僅幫助我們質疑現狀,還能讓我們在設計中持續優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隨著職位的提升,產品設計師不僅僅需要掌握設計技巧,還需要成為團隊中的協調者。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在跨部門協作中,促進設計、技術和商業的融合。
在我過往的經驗中,我曾經參與過多次設計與工程、行銷、PM的協作過程。每次設計方案從構想到落地,都是經過多次部門之間的溝通、反覆推敲,才能夠達成各方共識,並且符合技術和商業需求。這是資深設計師的責任之一:讓設計成為團隊的共同語言,而不是獨立於其他角色之外。
成為資深產品設計師的關鍵,不僅在於設計能力的提升,還包括能夠從技術、商業和使用者需求的平衡中,找到創新點並推動設計落地。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態,並且敢於挑戰現有的假設和框架。
無論是技術限制、商業需求,還是跨部門的協作,這些都為資深設計師帶來了許多挑戰。但這也是推動我們不斷進步、實現產品創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