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看過「WWW」,但可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吧。它是網頁一切的起源。WWW aka.全球資訊網(英語:World Wide Web),是由一位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工作的英國科學家 Tim Berners-Lee 爵士所發明的。但為什麼他要這麼做?他的目的又是什麼?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 Click Me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成立於1954年9月29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西北部郊區的法瑞邊境上,也是第一個網頁誕生的地方。
今天小銘、小華請假
全球資訊網(WWW)並不是網際網路本身,而是建立在網際網路之上的一種應用。Tim Berners-Lee 在 1989 年構想 WWW 時,將兩個核心技術結合:
超文字(Hypertext):
使文件之間可以互相連結。超文字的概念使閱讀者可以透過點擊超連結,直接跳轉到相關的網頁,無須手動搜尋或翻頁。
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設計了一個地址系統來定位每個網頁或文件的位置,使每個資源能被唯一識別。這是今天網站 URL 的基礎。
這些技術共同促成了一個以 「文件、連結、搜尋」 為主要特徵的全球資訊系統。
WWW 的運作基礎主要由三個核心技術組成: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是一種標記語言,用於網頁的內容結構設計。HTML 允許網頁嵌入文字、圖片、連結,甚至多媒體。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是一種傳輸協定,負責傳輸網頁內容和資料。當使用者請求某個網址時,瀏覽器會向伺服器發送 HTTP 請求,伺服器再透過 HTTP 回應瀏覽器顯示內容。
瀏覽器和伺服器:
瀏覽器負責解析 HTML 和 HTTP 協定,並將網頁顯示給使用者;伺服器則是儲存並傳送資料的主機。
1980年,當時 CERN 內約有1萬多人工作,由於資料量龐大,主要是透過 Email 和文件交換資訊。但由於項目繁多,科學家們迫切需要一種可以追蹤實驗室項目並了解其關聯性的方式。這時候,Tim Berners-Lee 才在 CERN 工作6個月,但他已經開始著手於一項叫做 ENQUIRE 的計畫,這個計畫是 WWW 的前身,靈感來自一本古書《入內搜尋,有求必應》。
1989年,在其他公司學到了電腦網路技術的經驗後,Tim 回到 CERN 時突發奇想,如果能夠將超文字系統與網際網路結合,便能創造出全球資訊網。
同年3月,他開始了計畫,並基於 ENQUIRE 概念撰寫了《關於資訊化管理的建議》,文中提到了 ENQUIRE 並描述了一個更完善的管理模型。
1990年聖誕節,他成功開發出史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 WorldWideWeb。
1991年8月,WWW 首度對大眾開放使用。
WWW 最初的構思和開發是為了滿足全球科學家之間自動共享資訊的需求,沒想到最終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
BTW,這篇其實應該要在 HTTP 之前出現,但直到最近我才突然想到要拿出來討論。別怪我,太多東西要寫了,我會盡量補齊所有知識,還請大家見諒。
全球資訊網 - 維基百科
WorldWideWeb - 維基百科
提姆·柏內茲-李 - 維基百科
ENQUIRE - 維基百科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