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壓力」是什麼呢?這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虛無飄渺?或許,簡單來說,它就像是我們面對生活時,能否多一點溫柔的轉念,甚至多一點點對自己的幽默感吧。
曾經,我也在一個工作環境裡遇過,與我同期應徵的夥伴們,有些人因為主管的壓力而感到疲憊,有些人則是在企業文化的衝擊下,內心承受了無法言喻的重量,後來都選擇了離開。那樣的選擇,是不是也像我曾經感受到的,是一種無法負荷的脆弱呢?
曾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效率不盡理想,所以經常感受到主管的叮嚀與資深同事的關切。那種三不五時的緊迫,讓同單位的夥伴們,原本臉上掛著的笑容,也慢慢被憂愁取代。我看見他們的樣子,也讓我更明白,有些辛苦不是只有自己懂。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和一位男同事心血來潮圍著我,他們問我:「你上班的時候,是怎麼調適自己的身心靈的?主管和資深同事那些難聽的話,你又是怎麼熬過來的呢?看你好像總是老神在在的樣子。」他們或許也感受到了我那時內心的平靜,即便它得來不易。
我緩緩地對他們說:有時候,或許他們也不是真的喜歡那樣的相處方式,心裡絕對也希望能有更溫和、更和氣的對話。但身體就是這麼奇妙,情不自禁地會表現出焦躁、不安的情緒,這往往不是他們的本意,而是因為,他們「生病了」!就像我曾經,也因為過多的情緒,感覺身體無法承受一樣。
當我說完「生病了」這個關鍵字,兩位同事都笑了開來,或許是這種帶著溫柔的理解,讓他們找到了放鬆的出口。
我接著補充:「其實不只是他們,有時候我自己也是這樣,會忘記照顧自己,甚至沒有病識感,所以偶爾,你們也要多關心我一些唷!」當然,主管和資深同仁也是一樣,當他們生病的時候,我們就別將他們那些話語,一整天都放在心上,反覆地困擾自己。畢竟,如果我們自己過不去那道坎,那些困擾,他們也會持續地不放過我們啊!
所以,別想太多了。如果我們太過認真,太糾結於那些煩人的指責言論,不知不覺中,我們也會感到身心疲憊,甚至可能會慢慢變成我們曾經討厭的人的那個模樣,失去原本的自己。就像諮商學者總這樣說,我們可以用善良與溫柔面對一切,但也要記得「可以邊走邊哭」,然後努力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光。我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去面對,所有的事都是過程,即使身在其中會感到辛苦,但有一天,這些也都會過去。願我們都能更靠近自己,接納一切進入生命,也接受一切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