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學會了如何利用 Vertex AI 的專業功能,為品牌注入靈魂。但一個再有魅力的品牌,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
所以今天,我們要解決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我的內容,到底要說給誰聽?」
這就是「目標受眾 (Target Audience)」的定義。找到對的受眾,你的內容才能像一把精準的鑰匙,打開他們的心門;找錯了受眾,再好的內容也只是對牛彈琴。
▋為什麼「定義受眾」比「產出內容」更重要?
許多創作者常犯的錯誤,是急著產出大量內容,卻從未思考過這些內容的「接收者」是誰。一個清晰的受眾輪廓,能幫助你:
▋用 OATH 法則,剖析粉絲的內心世界
在我的行銷知識體系中,有一個強大的框架叫做【OATH 問題煩惱意識法則】,它能幫助我們理解受眾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我們將用這個法則,引導 Gemini 幫我們進行深度分析。
O - Oblivious (無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
A - Apathetic (冷漠):他知道問題,但不覺得這跟他有關係。
T - Thinking (思考):他開始尋找解決方案,但還在比較。
H - Hurting (痛苦):他迫切需要解決方案,再不解決會很痛苦。
▋實戰開始:讓 AI 成為你的市場分析師
第一步:設定 AI 的「市場分析師」角色
首先,打開 Vertex AI,點擊「建立提示」,開啟一個全新的工作階段。
接著,我們要在「系統指示 (System Instruction)」中,賦予 AI 新的專家身份。
在「系統指示」中貼上以下內容:
「你是一位頂尖的市場分析師與消費者心理學家。你的專長是深入剖析特定族群的行為模式、內心痛點與決策過程。你的任務是協助我,為一個新的個人品牌,定義出清晰且立體的目標受眾輪廓。」
第二步:定義你的核心受眾
在主提示框中,先告訴 AI 你的品牌主題,並請它描繪出一個初步的受眾樣貌。
在「主提示框」中輸入:
「我的品牌主題是 [請填寫你的品牌主題,例如:AI內容行銷顧問]。請先為我定義出這個品牌最核心的目標受眾是誰?請描述他們的年齡、職業、興趣,以及他們在 [你的品牌主題] 這個領域,最常見的一個「總體煩惱」是什麼?」
第三步:用 OATH 法則進行深度剖析
得到初步輪廓後,我們就要用 OATH 法則進行地毯式搜索,挖掘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具體想法。
在「主提示框」中繼續提問:
「請根據我們剛剛定義的核心受眾與他們的「總體煩惱」,運用 OATH 問題煩惱意識法則,詳細分析他們在每一個階段的具體表現和內心獨白:1.無知 (Oblivious):他們會說出什麼樣的話?他們對什麼事完全沒概念?2.冷漠 (Apathetic):他們看到了什麼資訊,但為什麼覺得「這不關我的事」?3.思考 (Thinking):他們開始在 Google 或社群上搜尋哪些「關鍵字」?他們在比較哪些解決方案?4.痛苦 (Hurting):什麼事情發生了,讓他們覺得「我真的受不了了,必須馬上解決」?」
▋如何應用這份「受眾分析報告」?
今天,我們利用 Vertex AI 的系統指示與多次對話,產出了一份專業的「目標受眾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的價值在於:
O (無知) 階段的粉絲,你需要產出「娛樂型」內容
目標:用有趣、好玩、有梗的方式包裝知識,降低學習門檻,吸引眼球。
風格:常使用誇張、對比、有趣的比喻、挑戰或迷因梗。
A (冷漠) 階段的粉絲,你需要產出「科普型」內容
目標:引發好奇、建立認知、破除迷思。讓不知道的人知道,讓不關心的人產生興趣。
風格:通常使用「為什麼」、「是什麼」、「...的真相」等句式,或結合熱門時事。
T (思考) 階段的粉絲,你需要產出「教學型」內容
目標:提供具體的「How-to」步驟,解決正在尋找方法的粉絲的問題。
風格:通常包含數字、步驟、指南、教學、實戰等關鍵字,強調可操作性。
H (痛苦) 階段的粉絲,你需要產出「解方型」內容
目標:直接展示成果、提供終極解方,給予迫切需要幫助的粉絲一顆定心丸。
風格:強調「結果」、「效益」、「終極」、「懶人包」,直接說你能幫他解決什麼痛苦。
我們不再是盲目地創作,而是針對不同階段的粉絲,提供他們當下最需要的內容。
明天,我們將基於今天的「受眾分析」,來建立品牌的「內容支柱」,確保我們未來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支影片,都能精準地打在粉絲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