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用 OATH 法則剖析了粉絲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要將這些洞察,轉化為品牌內容的「四大核心支柱」。這四大支柱將像四種不同的武器,分別用來精準打擊處於不同階段的目標受眾。
▋品牌的四大內容支柱
這四大支柱,直接對應了 OATH 法則中從「破冰」到「成交」的完整路徑:
▋實戰開始:用 Vertex AI 的進階功能設計四大支柱
打開 Vertex AI,我們將載入 Day 02 儲存的「品牌人設」模板,並在其基礎上進行操作。
第一步:設計「娛樂型」支柱 (高溫 + 範例)
娛樂需要創意,所以我們要調高「溫度」,並用「範例」來引導 AI 的創意方向。
設定參數:在右側參數面板,將「溫度 (Temperature)」調整到 0.9。
提供範例:點擊「範例 (Example)」
輸入以下內容:
輸入 (Input):
請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一個「娛樂型」的內容點子。
輸出 (Output):
(舉例)AI 實測:我讓 AI 模仿 XXX 風格寫一篇業配文,結果差點笑死!
下達指令,在主提示框中輸入:
「請根據我提供的範例風格,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娛樂型內容支柱」的核心目標,並腦力激盪出 5 個具體的內容主題。」
第二步:設計「科普型」支柱 (中溫 + 比較)
科普內容需要在有趣和嚴謹之間找到平衡。我們可以用「比較」功能來測試哪種切角更能吸引 A 階段的粉絲。
設定參數:將「溫度」調整到 0.5。
使用比較功能:點擊介面上方的「比較 (Compare)」。
提示 1 (故事型科普):
請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科普型內容支柱」,目標是引發 A 階段粉絲的興趣。請用「故事」或「趨勢」的角度,生成 5 個內容主題。
提示 2 (迷因型科普):
請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科普型內容支柱」,目標是引發 A 階段粉絲的興趣。請用「迷因梗圖」或「懶人包」的角度,生成 5 個內容主題。
透過並列比較,你可以選擇最適合你品牌調性的科普方式,或是都使用。
第三步:設計「教學型」支柱 (低溫 + 系統指示強化)
教學內容必須嚴謹、有條理。我們要調低「溫度」,並強化「系統指示」,讓 AI 扮演更專業的角色。
設定參數:將「溫度」調整到 0.2。
強化系統指示:在原有的「系統指示」下方,新增以下指令:
「在生成「教學型」內容時,你必須扮演一位資深的課程講師,你的回答必須包含清晰的步驟、可執行的動作,並預設讀者是完全的新手。」
下達指令,在主提示框中輸入:
「請根據你作為課程講師的身份,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教學型內容支柱」的核心目標,並生成 5 個「保姆級教學」的內容主題。」
第四步:設計「解方型」支柱 (低溫 + 安全設定)
解方型內容直接影響粉絲的最終決策,絕不能出錯。因此,除了低溫,我們還要啟用嚴格的「安全設定」。
設定參數:保持「溫度」在 0.2。
調整安全設定:在右側的「安全設定 (Safety Settings)」中,將「危險內容 (Dangerous Content)」(可能包含錯誤建議)和「騷擾 (Harassment)」(可能包含過度推銷的言論)的門檻調到「阻擋大多數 (block most)」。
下達指令,在主提示框中輸入:
「請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 設計「解方型內容支柱」,目標是為 H 階段粉絲提供終極解決方案。請生成 5 個能直接體現「成果」與「效益」的內容主題。」
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運用 Vertex AI 的多項專業功能,將 OATH 法則轉化為四個具體、可執行的內容支柱。這套系統化的方法,確保了你的品牌內容既能吸引新粉絲,又能服務鐵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內容生態系。
明天,我們將把今天定下的四大支柱,實際規劃成一份可執行的「內容日曆」,並利用更多進階功能來優化我們的發文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