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0
1

三、預測與模型(Prediction & Modeling)

這個模組的想法是:前面我們用方法和文獻了解「健康和生活的關係」,現在要更進一步,把這些資料變成「可以預測未來」的工具。就像健檢不是只告訴你現在血壓高,而是能提醒你「五年後可能有風險」。這裡的重點是結合體適能檢測醫療數據,做出個人化的健康預測,還能幫長照機構安排資源。當然,要做到這件事,必須處理好資料裡的「雜音」──例如錯誤數據或漏掉的紀錄。這樣建立起來的模型,才有用、可靠,也能真正幫助醫院和長照中心。這個模組的核心故事是:把健康資料變成「會說話的地圖」。它不只是告訴我們「現在在哪裡」,還能指引「未來要往哪裡走」。而 AI 在這裡,就像一個聰明的導航,幫助醫院和長照中心更快做決定。以下五個題目就是拼圖的五塊:

1. 整合體適能檢測與醫院管理數據,發展個人化健康預測工具

想像一位長者去醫院健檢,除了血壓、血糖,還做了握力測驗、走路速度等體適能檢查。如果只看一個數字,很難知道未來風險;但把所有資料合在一起(資料整合 Data Integration),就能用 AI 幫他畫出「個人健康地圖」。
👉 白話例子:就像 Google 地圖不只看一條路,而是整合交通、天氣、事故,最後告訴你最佳路線。AI 在這裡就是那個導航,給你「專屬的健康預測」。

2. 建立長照機構營運模型,以健康數據作為服務調度依據

長照中心每天要決定誰需要運動課、誰需要復健,資源有限,排錯就會有人等太久。透過(營運模型 Operation Model),AI 可以讀取健康數據,幫忙分配照護資源。
👉 白話例子:就像餐廳廚房,AI 是大廚,根據客人點餐(健康需求)安排菜單(服務資源),避免有人餓肚子。

3. AI 模型在醫療管理中的應用實例

AI 模型(AI Models)就是把演算法訓練到能做判斷或預測。醫院裡,AI 可以幫忙做床位調度、病患分流,甚至預測哪些人容易再入院。
👉 白話例子:像醫院急診室,有人扭傷腳、有人心臟痛,AI 就像一個有經驗的護士,能快速分辨「誰要先看醫生」。這就是 AI 模型在管理上的力量。

4. Python 與 SPSS 工具比較:提升資料科學素養

在做數據分析時,有些人用(Python),有些人用(SPSS)。Python像樂高,靈活又能拼出很多花樣;SPSS像現成的積木組,按幾個按鈕就能組起來,但自由度比較低。
👉 白話例子:AI 就像玩具設計師,能用樂高拼出任何東西;如果只需要基本款,SPSS 也很好用。學會比較兩者,就能讓我們更懂得用 AI 工具。

5. 處理醫療數據中的異常值與資料清洗問題,確保模型準確性

醫療數據常常有錯:有人打錯生日、血壓寫成 300、或測量機器壞掉。這些就是(異常值 Outliers),要先做(資料清洗 Data Cleaning),不然 AI 模型就會被「騙」。
👉 白話例子:就像煮湯之前要先挑掉爛掉的菜,否則整鍋湯會變壞。AI 在這裡就是廚師,只有資料乾淨,煮出來的預測才好喝又準確。

✨ 總結故事:AI 的導航與廚房

這個模組像一個完整的「健康廚房+導航系統」:

  • 資料整合 幫我們收集所有食材(體適能+醫院資料)。

  • 營運模型 幫我們安排誰先吃飯(長照資源)。

  • AI 模型 就像副主廚,能快速決定優先順序(醫療管理)。

  • Python 與 SPSS 是工具箱,決定你要用靈活樂高還是現成積木。

  • 資料清洗 則是洗菜備料,確保湯不會壞掉。

最後,AI 把這些步驟串起來,就能讓醫療和長照系統真正「用數據說話」,做出更快、更準確的決策。


上一篇
四、視覺化與互動(Visualization)
下一篇
二、國際與在地文獻(Literature)
系列文
AI 與統計在醫療與長照的應用:連結教育、收入、婚姻與居住,建構健康與照護決策支持3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