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2

AI 助力醫療紀錄摘要:Clinical NLP 與 EHR 引領的智慧革新

用淺顯語言介紹 Clinical NLP、NER、EHR、自動摘要等技術的歷史、應用、未來與交叉合作

📜 從人工到 Clinical NLP

早期醫療紀錄全靠人工抄寫與規則式系統,不僅耗時,也經常出錯。隨著 自然語言處理 (NLP) 與深度學習的出現,Clinic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linical NLP) 讓電腦開始理解專業醫療語言,而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ER) 技術則能自動抓出疾病名稱、藥物或檢查值,徹底改變了醫療文本的處理方式。


🔎 EHR 與自動摘要的實力

今天,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 已能與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HR) 結合,從大量病歷中快速提煉重點,讓醫師、護理師或社工更快掌握患者狀況。同時,Contextual Embeddings(如 BioBERT、ClinicalBERT)讓 AI 不只是搬運句子,而是「理解」語境。例如,急診醫師可以用 AI 在幾秒內瀏覽多份病歷摘要,準確找到異常檢查值。


🚀 品質提升與智慧整合

為了確保摘要品質,Evaluation Metrics(如 ROUGE、BLEU)被用來評估 AI 的表現。未來,這些技術將結合語音輸入、決策支持系統、跨院資料共享及強化學習,讓 AI 不僅是記錄工具,更能提供臨床風險提醒與即時建議,協助醫療決策更快速、精準。


🤝 像醫護團隊般的 AI 協作

這些技術之間的合作,就像一支分工默契的醫護團隊:STT(語音轉文字)先把聲音轉成文字,NER 抽取關鍵資訊,自動摘要濃縮重點,而 EHR 和 Contextual Embeddings 提供深層理解與背景。最終,AI 成為醫療現場值得信賴的小幫手——它不會取代醫師或社工,而是幫助他們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人與關懷。


Clinical NLP:讓電腦「讀懂」醫療專業用語。

NER (命名實體識別):自動找到病歷中的疾病名稱、藥物或檢查值。

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自動濃縮長篇病歷,快速提取重點。

EHR (電子病歷):醫院用來儲存和交換病歷的數位系統。

Contextual Embeddings (BioBERT、ClinicalBERT):幫助 AI 理解醫療語境的深度學習模型。

Evaluation Metrics (ROUGE、BLEU):用來衡量 AI 摘要品質是否可靠。

STT (語音轉文字):把醫師或社工的語音即時轉換成文字,方便記錄。


上一篇
模組一:AI 與照護文件自動化
下一篇
AI 助理支持社工訪談紀錄
系列文
生成式 AI 在醫療與長照中的應用:從照顧紀錄、健康教育到生命故事保存,提升社工與照護效能。1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