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天,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用 AI 生成點子、短文案和標題。今天,我們要挑戰一個更大的目標:用 AI 輔助我們完成一篇深度長文。
在開始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一個所有大型語言模型(包括 Gemini)運作的基礎核心概念——Token。
▋什麼是 Token?為什麼它對長文寫作至關重要?
你可以把 Token 想像成 AI 理解和生成語言的「基本單位」或「積木」。
對於英文來說,一個 Token 大約是 4 個字母,例如 "Vertex" 可能是一個 Token,"AI" 是另一個 Token。
對於中文來說,一個 Token 通常就是一個字或一個詞,例如「我」、「是」、「一個」、「品牌」可能分別是不同的 Token。
為什麼 Token 很重要?因為每一個 AI 模型都有一個「上下文窗口 (Context Window)」的限制,這個窗口的大小就是用 Token 來計算的。
上下文窗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 AI 的「短期記憶」。它代表了 AI 在一次對話中,能同時記住和處理的資訊總量。
例如:如果一個模型的上下文窗口是 8000 個 Token,那就意味著你給它的指令、它自己的回答,加總起來不能超過這個數量。
一旦超過,AI 就會開始「忘記」最前面的內容,導致後續的回答變得牛頭不對馬嘴。
這對長文寫作的啟示是:你不可能只下一個指令,就讓 AI 完美地生成一篇 5000 字的文章,因為這個任務遠遠超過了它的「短期記憶」上限。
因此,專業的 AI 使用者,會採用「分段生成 (Chunking)」的策略,像蓋房子一樣,一層一層地引導 AI 完成任務。
▋長文寫作的第一步:用 AI 快速產出文章大綱
「分段生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建立文章的「骨架」——也就是文章大綱。一個好的大綱能確保你的文章結構完整、邏輯清晰,不會寫到一半就迷路。
實戰開始:設計你的「文章大綱生成器」
第一步:載入你的「品牌人設卡」
從左側選單的「提示 (Prompts)」中,載入我們 Day 07 建立的「[終極模板] 品牌系統指示」。
第二步:強化系統指示,賦予 AI 新角色
為了讓 AI 更專注於結構化寫作,我們在「系統指示 (System Instruction)」中為它增加一個新角色。
【在「系統指示」中,加入以下內容】
『除了品牌顧問,你現在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暢銷書作家與編輯」。你的專長是規劃邏輯嚴謹、結構清晰、引人入勝的文章大綱。』
第三步:設計一個包含「寫作框架」的指令
一個好的指令,不只是告訴 AI「我要寫什麼」,而是要告訴它「我要用什麼架構來寫」。這裡我們以一個常見的寫作框架 P-A-S (Problem-Agitate-Solution) 為例。
【在「主提示框」中輸入】
『我準備寫一篇關於「[請填寫你的文章主題,例如:創作者的靈感枯竭問題]」的深度長文。
請你為我規劃一份詳細的文章大綱。這份大綱必須遵循以下要求:
採用 P-A-S 寫作框架:
結構化輸出:請用「主標題 - 副標題 - 條列式要點」的格式來呈現大綱,方便我後續進行分段寫作。
包含引言與結論:大綱需要包含一個吸引人的「引言 (Hook)」和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與行動呼籲 (Conclusion & CTA)」。』
點擊「提交」後,AI 會產出一份結構非常完整的文章大綱。
第四步:分析與微調大綱
這時,你的角色——人類總編輯——就該上場了。你需要仔細審視這份大綱:
你可以直接在 AI 生成的結果上進行修改,或是透過「迭代指令」請 AI 幫你調整(例如:「請在『解決方案』部分,再增加一個關於『心態調整』的副標題」)。
儲存模板:當你對這個流程滿意後,記得點擊右上角的「儲存 (Save)」,將其命名為:「[寫作] P-A-S 長文大綱生成器」,存入你的提示庫。
今天,我們理解了長文寫作背後最重要的技術概念「Token」,並學會了如何利用「分段生成」的第一步——建立文章大綱——來為我們的深度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明天,我們將基於今天完成的大綱,引導 AI 逐段生成文章的初稿,親眼見證一篇長文從無到有的完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