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 Python requests 模組
學會發送 HTTP 請求、處理回應
認識 JSON 格式,並能解析資料
重點是:先學會「AI 聊天 API 背後其實就是傳送一個 JSON」,之後才好接上 LLM。
昨天完成了 Python & VSCode 的安裝,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 如何用 Python 呼叫 API。這是之後跟 AI 模型互動的關鍵步驟,因為 AI 服務(例如 OpenAI、Gemini、DeepSeek)都是透過 API 提供的。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讓不同服務能夠「溝通」的橋樑
我們可以用 API 去要資料、送資料
常見資料格式: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
"medicine": "普拿疼",
"effect": "退燒、止痛",
"side_effects": ["肝毒性", "皮疹"]
}
pip install requests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todos/1"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status_code) # HTTP 狀態碼
print(response.text) # 原始回應(字串)
print(response.json()) # 轉成 Python dict
{'userId': 1, 'id': 1, 'title': 'delectus aut autem', 'completed': False}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api.thecatapi.com/v1/images/search"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data = response.json()
print(data)
print("貓咪圖片網址:", data[0]["url"])
[{'id': 'abc123', 'url': 'https://cdn2.thecatapi.com/images/abc123.jpg'}]
這樣就能得到一張隨機貓咪圖片的連結。
其實呼叫 OpenAI 或 Gemini API 也是一樣的:送一個 JSON → 收到一個 JSON
唯一差別是:我們送的是問題,回來的是 AI 的回答。
那今天先到這裡,我們明天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