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Security

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系列 第 7

【Day 7】醫院資安基礎:台灣醫院資安痛點分析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實作:整理三個現況問題

台灣醫院資安痛點分析 – 三大現況問題

前言

台灣的醫院在醫療服務上相當先進,但在資訊安全方面卻屢屢傳出問題。無論是病歷外洩、勒索病毒攻擊,還是系統中斷,都讓社會對醫院的資安防護能力產生疑問。身為資訊室的一員,我常常在第一線感受到這些問題帶來的壓力。

這篇文章我整理出台灣醫院目前最明顯的三大資安痛點:人力不足、系統老舊與資安文化缺乏。這三個問題相互交織,使得醫院在面對資安挑戰時,往往處於被動甚至無力的狀態。

一、人力與資源不足

現況

大部分醫院的資訊室編制相當精簡。許多醫院資訊室人員不到十人,卻要負責全院所有電腦設備、伺服器、網路、資訊系統,以及資安相關工作。這種「小兵打大仗」的情況,導致人員往往只能疲於救火,難以投入長期的資安規劃。

問題

  1. 無法專責資安:同一個人既要修電腦、又要維護伺服器,還要兼顧資安監控。
  2. 難以持續學習:資安技術更新快,但資訊室人員常因日常雜務,無法參與專業培訓。
  3. 外包依賴度高:醫院不得不仰賴外包廠商,但外包並非隨時在場,反應速度有限。

結果

人力不足讓資安變成「知道該做,卻沒有人力做」,問題長期累積。當駭客入侵或資料外洩時,醫院才發現防護遠遠不足。

二、系統與設備老舊

現況

醫院系統的複雜度極高,包括電子病歷(EMR)、檢驗資訊系統(LIS)、影像系統(PACS)、掛號與行政系統等,彼此之間必須互相整合。然而,許多系統建置已超過十年,甚至仍在使用 Windows 7 或更舊版本的伺服器。

問題

  1. 無法及時更新:醫院 24 小時運作,系統很難停機更新,導致漏洞修補不即時。
  2. 相容性問題:新系統與舊系統混雜,導致升級困難。
  3. 醫療設備無法替換:像是 MRI、X 光機附帶的電腦,往往使用特定舊版系統,替換成本過高。

結果

系統老舊直接成為駭客的最佳目標。他們專挑這些沒更新的漏洞下手,一旦入侵,就能輕易竊取病歷或癱瘓醫院作業。這也是為什麼醫療院所經常被勒索病毒攻擊。

三、資安文化與意識不足

現況

即便資訊室努力建置了防火牆、加密系統與權限控管,但若醫護人員缺乏資安意識,系統依然會被攻破。台灣不少醫院仍存在以下問題:

  1. 密碼習慣不佳:很多帳號密碼沿用多年,甚至多個人共用同一組帳號。
  2. 防釣魚信意識薄弱:醫護人員忙碌,常常直接點擊郵件中的連結或附件。
  3. 把資安當成資訊室責任:多數醫護認為「資安與我無關」,忽略自身操作的風險。

結果

資安文化的缺乏,使得人往往成為最大的漏洞。根據許多調查,超過 70% 的資安事件源自人員操作失誤,而不是純技術問題。

台灣醫院三大資安痛點比較表

痛點 現況 問題 結果
人力與資源不足 資訊室人員少,要負責全院系統與資安 無法專責資安、培訓不足、外包依賴度高 防護不到位,事件發生時反應過慢
系統與設備老舊 多數醫院仍使用超過 10 年的系統 難以更新、相容性差、醫療設備更新成本高 成為駭客攻擊目標,勒索病毒風險高
資安文化不足 醫護人員資安意識低落 密碼弱、共用帳號、易受釣魚信攻擊 人為操作失誤導致資料外洩或入侵成功

總結與建議

台灣醫院的資安痛點可以歸納為三大面向:

  • 人力不足 → 沒有專責人員,防護力不足。
  • 系統老舊 → 漏洞無法及時修補,駭客輕易入侵。
  • 資安文化不足 → 醫護人員操作失誤成為最大破口。

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要求醫院建立專責資安單位外,醫院本身也需要逐步改善:

  1. 增加資訊室編制,至少要有專人專責資安工作。
  2. 制定系統汰換計畫,避免一味依賴老舊設備。
  3. 持續推動資安教育,讓醫護人員了解「資安就是病人安全」。

唯有同時從人、系統與文化三方面著手,台灣醫院才能真正提升資安水準,守護病人的信任與隱私。


上一篇
【Day 6】醫院資安基礎:資安風險排序表
下一篇
【Day 8】法規與政策:HIPAA 重點摘要
系列文
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