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實作:整理三個現況問題
台灣的醫院在醫療服務上相當先進,但在資訊安全方面卻屢屢傳出問題。無論是病歷外洩、勒索病毒攻擊,還是系統中斷,都讓社會對醫院的資安防護能力產生疑問。身為資訊室的一員,我常常在第一線感受到這些問題帶來的壓力。
這篇文章我整理出台灣醫院目前最明顯的三大資安痛點:人力不足、系統老舊與資安文化缺乏。這三個問題相互交織,使得醫院在面對資安挑戰時,往往處於被動甚至無力的狀態。
大部分醫院的資訊室編制相當精簡。許多醫院資訊室人員不到十人,卻要負責全院所有電腦設備、伺服器、網路、資訊系統,以及資安相關工作。這種「小兵打大仗」的情況,導致人員往往只能疲於救火,難以投入長期的資安規劃。
人力不足讓資安變成「知道該做,卻沒有人力做」,問題長期累積。當駭客入侵或資料外洩時,醫院才發現防護遠遠不足。
醫院系統的複雜度極高,包括電子病歷(EMR)、檢驗資訊系統(LIS)、影像系統(PACS)、掛號與行政系統等,彼此之間必須互相整合。然而,許多系統建置已超過十年,甚至仍在使用 Windows 7 或更舊版本的伺服器。
系統老舊直接成為駭客的最佳目標。他們專挑這些沒更新的漏洞下手,一旦入侵,就能輕易竊取病歷或癱瘓醫院作業。這也是為什麼醫療院所經常被勒索病毒攻擊。
即便資訊室努力建置了防火牆、加密系統與權限控管,但若醫護人員缺乏資安意識,系統依然會被攻破。台灣不少醫院仍存在以下問題:
資安文化的缺乏,使得人往往成為最大的漏洞。根據許多調查,超過 70% 的資安事件源自人員操作失誤,而不是純技術問題。
痛點 | 現況 | 問題 | 結果 |
---|---|---|---|
人力與資源不足 | 資訊室人員少,要負責全院系統與資安 | 無法專責資安、培訓不足、外包依賴度高 | 防護不到位,事件發生時反應過慢 |
系統與設備老舊 | 多數醫院仍使用超過 10 年的系統 | 難以更新、相容性差、醫療設備更新成本高 | 成為駭客攻擊目標,勒索病毒風險高 |
資安文化不足 | 醫護人員資安意識低落 | 密碼弱、共用帳號、易受釣魚信攻擊 | 人為操作失誤導致資料外洩或入侵成功 |
台灣醫院的資安痛點可以歸納為三大面向:
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要求醫院建立專責資安單位外,醫院本身也需要逐步改善:
唯有同時從人、系統與文化三方面著手,台灣醫院才能真正提升資安水準,守護病人的信任與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