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MCP Server 是什麼以及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想像一個黑社會老大身邊有一位能幹的左右手(AI)。老大要調度底下不同門派的手下(各種系統與服務),卻發現:

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術語與規則,

而且這些規則還會不斷改變。

這位左右手必須花大量時間去適應每一個門派的語言與溝通方式,甚至還得派更多人手去隨時追蹤門派的新規矩,否則就無法有效下達指令。

這時候黑道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推出統一溝通方式的規範,這正是 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 所扮演的角色。

顧名思義,它被稱為 Protocol(協定),本質上就是一種溝通規範。

在技術世界裡,凡是冠上 Protocol 的東西,幾乎都有一個共同使命:化解不一致,消弭各自為政的混亂。這邊常見的舉例是USB,但我想舉其他例子,例如:

HTTP Protocol:統一了瀏覽器與伺服器的溝通方式。

現在,每個門派只需按照 MCP Protocol 宣告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例如:化學派有 createBomb,暗殺部有 assassinate),並附上方法說明,AI 左右手就能依照老大的需求正確調用。

這些由門派寫好的程式,必須「跑起來」才能被使用;至於要運行在哪裡,則會分成不同方式,以後會介紹。

我們來回顧一下 MCP 的兩大優勢:

解決繁瑣的溝通

MCP Server 按照規範提供服務給AI使用。

現在不需要在像以前一樣,派出人力為不同「門派」重新學習和適配,而是只要理解一套標準規範,就能與所有接入的資源進行協作。

無論底層系統如何更新,都能進行動態管理與能力協商,自動掌握每個分支能提供的方法與服務。AI 可以即時調用所需功能,不必被繁瑣的差異所困。

降低維護與溝通成本

在沒有 MCP Server 的情況下,必須:

  • 為每個新加入的 API 設計專屬溝通流程;多一個服務,就多一份維護工作。
  • 由使用者或開發者自行追蹤格式、規則與版本變動(例如:GitLab API 更新後,串接方式也要手動修改)。

而在 MCP 模式下,變動由服務提供方維護。

例如:GitLab MCP Server 負責更新規則,使用方即可自動得知最新的方法與用法,無須再人工追蹤每個服務的變動。

如此一來,服務方只需專注於 功能開發與說明,整合、理解與協調的工作則交由 AI 與 MCP Server 自動完成。

核心概念

  1. 資源 (resource): 可被存取或操作的內容。
  2. 工具 (tools): LLM 可以呼叫那些功能 (ex: sendEmail, queryDatabase),每個 MCP Server 會將自己提供的方法清楚描述與註冊,同時自動向 Client 廣播,讓 LLM 獲得工具列表並根據需求動態使用。
  3. 提示詞 (prompts): 是 MCP Server 提供的範本或規則, 幫助LLM 完成任務

三種角色

  1. MCP Host 由老大(使用者)控制的左右手:
    扮演中央控制中心,是整個應用容器,主導所有協調與管理。LLM 就運行在 Host 裡,像是大腦一樣,負責理解需求、產生指令、整合多方資訊。
  2. MCP Client 秘書:
    是 Host 內的溝通橋樑,把 LLM 的需求或指令,轉給不同 MCP Server,並將回傳資訊整合回來。
  3. MCP Server 服務提供者(不同門派):
    負責提供工具和上下文資源,像 GitLab MCP Server 就把 createCommit 等能力暴露給 Client/LLM 使用。

host 跟 client 的概念可能比較難懂,這裡帶入一個簡單的例子:

VS Code 或是 cursor 就是作為 MCP Host。
當它連線到 Sentry MCP Server 時,會產生一個對應的 MCP Client 來專門維護這個連線。
當 VS Code 再連線到 Database MCP Server 時,則會再建立另一個 MCP Client。
如此,每一個 MCP Server 都對應一個專屬的 MCP Client,形成 一對一連線。

這樣設計的好處在於:

  • 隔離性:每個 Client 只負責自己那條線路的溝通,Sentry 出狀況不會影響 Database。
  • 擴充性:想新增服務只要接上新的 MCP Server,Host 就會自動建立對應的 Client。
  • 可維護性:Client 負責追蹤與更新自己連線的規則,Host 不需要知道每個 Server 的細節。

3個takeaway

  1. MCP 是 AI 的通用語,化解不同系統與服務之間的語言差異。
  2. MCP 降低維護與整合成本,讓開發者專注功能,AI 自動完成協作。
  3. 隨著更多服務接入 MCP,AI 將能如左右手般靈活,隨時調用所需能力。

這樣第一篇就結束啦~ 好像打得有點太多了,之後每篇幅會再縮減一點,我們明天見!


下一篇
[02] 零基礎新手體驗:如何在 Cursor 玩 MCP Server(Notion 為例)
系列文
MCP Server 全攻略:讓 AI 動態調用工具的工作流革命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